(来源:中国改革报)
转自:中国改革报
本报讯 金秋十月,长寿湖畔天朗气清,候鸟翔集。10月23日,国网重庆电力公司长寿供电公司工作人员在220千伏长湖牵南、北线等重要输电通道有序安装新一代智能防鸟装置,为即将到来的涉鸟故障高发期构建立体防护体系。这已是该公司系统性开展“护线爱鸟”行动的第四个年头。
为实现电网与鸟类的长久和谐,该公司将工作重心前移,创新性地将鸟害故障细分为鸟粪类、鸟巢类、鸟体短接类、鸟啄类四大类型,深入分析故障机理,为精准防控奠定基础。
护鸟工作离不开对保护对象的深刻理解。该公司与西南大学深度协作,对重庆及长寿地区鸟类品种、生活习性开展全面观测,特别关注斑头鸺鹠、红隼、松雀鹰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在其活动区域落实针对性防护措施,彰显企业守护生物多样性的责任担当。
此次安装的“黎明之翼”新型占位防鸟器采用“占位而非伤害”的设计理念,通过物理占位有效引导鸟类避开绝缘子串等触电“禁区”。据输电专业管理人员马超介绍,该公司已对挡鸟、引鸟、防鸟三大类共30余种防控装置进行性能对比与场景化试验,针对特殊区段研发定制化装置,构建全方位立体防护系统。
为固化成果,国网重庆电力公司长寿供电公司编制发布了国网重庆电力公司首本《架空输电线路涉鸟故障防控手册》。这份图文并茂的手册已成为一线运维人员的“行动指南”,全面提升对鸟害的认知、发现与防控能力,真正实现“护鸟”与“护电”双落地。
国网重庆长寿供电公司通过“科学研究、生态协作、技术革新、体系构建”四大行动,系统推动工作从“驱鸟”到“护鸟”再到“爱鸟”的深刻转变,构建起鸟类保护与电网安全和谐共存的长效机制。 (袁佳张绍钦马超)
上一篇:为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凝聚南方共识
下一篇:深化改革促进企业发展提质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