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料“老将”格林生物三闯创业板IPO
核心管理层“扎堆”股东榜引关注
◎记者 张雪
近日,深交所IPO“考场”迎来一个熟悉的身影——香料行业知名企业格林生物创业板IPO申请于11月21日获受理。上海证券报记者梳理发现,这已是格林生物第三次冲刺IPO。
回溯格林生物波折的IPO之路:2020年12月首次申报IPO,格林生物因子公司环保行政处罚未及时披露以及公司净利润预降等问题撤回;2023年二次申报历经两轮问询后,于2024年9月再度撤回,深交所重点关注了其环保合规与创业板定位问题。
针对历史问题,格林生物本次募投项目作出针对性安排。格林生物此次IPO拟募集资金6.9亿元,其中4.2亿元投向“年产6300吨高级香料项目”,1.2亿元用于“工厂设施智能化改造”,7000万元投入研发升级,剩余8000万元补充流动资金。据披露,智能化改造项目将重点提升环保治理与安全生产管控能力,回应此前交易所关注的环保合规问题。
格林生物成立于1999年12月,为浙江省“专精特新”企业、中国轻工业香料行业十强企业、全国轻工业百强企业,先后承担了4项国家火炬计划项目,参与起草了5项国家标准,主起草了15项行业标准。
据招股书披露,公司专注于松节油、柏木油及全合成三大系列近40种香料产品的研发和生产,核心产品包括檀香、甲基柏木酮、突厥酮等,广泛应用于日化香精配制领域,终端覆盖家用洗涤、个护用品等场景。凭借技术积累,公司已成为欧盟REACH法规5项产品的全球领头注册企业,通过FDA等多项国际认证,成功进入奇华顿、芬美意、宝洁等国际巨头供应链体系。
业绩方面,2022年至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从6.31亿元增至9.61亿元,净利润从6813.69万元升至1.5亿元,最近三年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复合增长率分别为23.35%和48.59%。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收、净利润分别为5.48亿元、9457.53万元。市场结构上,公司外销占比长期维持85%以上,欧洲、北美为核心市场,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超过40%。
格林生物的股权结构也颇具看点。83岁的创始人、董事长陆文聪直接持股27.11%,其女、董事兼副总经理陆为持股9%,二人签署一致行动协议成为共同实际控制人,合计掌控36.11%股权。陆为的股权来自2025年6月陆文聪的无偿转让,其配偶范宇鹏亦担任公司董事,早年曾任总经理。
公司IPO的另一大看点是,管理层“扎堆”股东榜。本次发行前,公司前十名自然人股东均是公司高管、员工,或离职员工。具体来看,公司副董事长陈东霞持股11.32%,董事陈家德持股9.65%,二人与陆文聪同为公司早期核心成员。据统计,本次发行前,包括董事长、副董事长、董事在内的核心管理层合计持股比例超57%,且前五大股东中未见外部机构股东。这种管理层与股东身份深度绑定的治理结构,在彰显核心团队对公司未来发展信心的同时,也引发了市场对于其治理独立性及决策制衡机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