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轨“夜间医生”让地铁列车稳稳“迈腿”
创始人
2025-11-24 00:15:46
0

(来源:劳动午报)

转自:劳动午报

在北京地铁线路分公司综合检测项目部钢轨探伤员杜君眼中,钢轨绝非普通硬铁,而是地铁列车的“双腿”——没有它们,列车就“迈不开步”。每一寸钢轨要承载几十吨列车重量,每天经受上千次车轮碾压。尤其在夏日高温与冬日严寒的交替中,钢轨内部极易出现细如发丝的裂纹、螺孔边不起眼的小缺口等隐患,这些“小毛病”都可能威胁行车安全。

作为一名守护城市地下动脉的钢轨“夜间医生”,杜君的“诊室”便是深夜停运后的地铁隧道。这里没有自然光,全靠手电点亮方寸空间;没有喧嚣,只有探伤仪的“嘀嘀”声、检查锤敲击钢轨的“铛铛”声交替回荡。他如同医生一般,靠探伤仪捕捉钢轨异常信号,紧盯屏幕波形分析钢轨“健康状况”,细致程度堪比医生诊断病情、查阅病历。

16年间,杜君在线路上走过的路程已超2万公里。面对“天天走同一段路不腻吗”的疑问时,他坚定回应道:“每一次走都不一样,因为钢轨状况每天都在变化,容不得丝毫懈怠。”

一次在6号线青年路站检测时,杜君发现一段长期重点盯防的钢轨接头,超声波换波时清晰度不足。虽然俯身检查未发现明显问题,他仍联系维修人员拆解夹板反复排查,最终找到一处7毫米的斜裂纹,将隐患扼杀在萌芽状态。

16年的探伤工作,让杜君习惯了夜晚作业、白天休息的“夜猫子”生物钟。起初,夜间长时间作业导致他眼睛酸痛、白天难以入眠,家人心疼劝他换工作,他却从未动摇:“我深夜在隧道里多走一步、多查一处,白天乘客坐地铁时,就能少一点颠簸、多一分安心。”这份对乘客安全的牵挂,让他觉得所有辛苦都值了。

无数个夜晚,当城市陷入沉睡,杜君和同事们便带着设备走进漆黑隧道,与繁星作伴、与钢轨为伍、与时间赛跑,用自己的“无眠”换来乘客的“好眠”。“把看似简单的一件事做好一万遍,就十分不平凡。”师父的这句话,如今既是杜君鞭策自己的准则,也是他激励同事的信条。

作为北京地铁安全保障队伍中的一员,杜君用行动践行“畅通北京 让首都更美好”的使命。他表示,未来将继续扛起责任,传承老一辈地铁职工无私奉献、不畏艰险、勇挑重担、履职尽责的精神,为首都交通服务质量持续提升贡献力量。

□本报记者 周美玉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 2020年1月19日,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了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在北京组织的出厂评审。目前...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湖北省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 据湖北省纪委监委消息:经湖北省纪委监委审查调查,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员、副主任吴美景丧失理想信念...
《大江大河2》剧组暂停拍摄工作... 搜狐娱乐讯 今天下午,《大江大河2》剧组发布公告,称当前防控疫情是重中之重的任务,为了避免剧组工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