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科技综合报道】2月4日,小米集团副总裁、中国区总裁、红米Redmi品牌总经理卢伟冰在微博透露,小米的100W 快充技术已进入可成熟量产的前期。
小米的100W 快充技术最早于2019年3月份由小米联合创始人、副董事长林斌曝光,官方测试显示该技术可以在17分钟内充满4000mAh电池。下半年的MIDC 2019期间,小米方面则透露了不少相关技术细节。此次卢伟冰的表态则预示着今年消费者将能见到搭载这一技术的量产机型。
不过,卢伟冰提到了快充技术需要考虑5个方面的困难,分别是:
1.电池容量的损耗:充电速度越快,电池容量损耗越大。初步估算,100W快充的电池容量比30W PD快充大约损失20%容量,简单说就是5000Mah变为4000Mah;
2.技术实现(技术架构):超高压充电方案;
3.性能的发挥:如何让100W充电不仅仅是技术上可触达,而要做到充电时间长和可持续;
4.安全性:需要对主板/电池/充电器等做多重保护
5.覆盖多充电场景:考虑有线充电+无线充电场景,以及充电器兼容。
众所周知,5G手机的功耗大于4G,电量和充电速度对于手机都很重要,二者的平衡仍然是个难题。但卢伟冰表示:“整体来说,100W快充技术到了可成熟量产的前期,未来可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