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动作上:平台给的流量、券、资源位都在增多。从结果上:头部买手、品牌、新客成交增多,新品类浮现。
作者 | 庞梦圆(上海)
监制 | 邵乐乐(上海)
这是《窄播Weekly》的第73期,本期我们关注:小红书的双11。
本周,小红书发布了双11期间的店铺、商家、买手、好货榜,对双11业绩做了进一步总结。整体上,成交破千万商家数量是之前的2.4倍,千万级买手数量是之前的1.9倍。此前,小红书还宣布,买手贡献成交额同比增长73%,章小蕙、吴千语等直播间单场创新高,开播买手数量同比增80%。
除了官方口径的表述,我们接触到的大多数商家、服务商、垂类买手(尤其是头部买手)都明显感觉到:今年双11期间,他们在小红书的业绩有点「超出预期」,且无论流量补贴、资源位、优惠券的扶持力度都在明显增多。
「以往每年的小红书双11我们都没有特别感受,这次第一天就发现不一样,感觉不是玩玩而已了。」复盘此次双11时,有服务商的小红书负责人这么对我们说道。
这位负责人所说的不一样是指,10月11号小红书双11正式启动当天,她就发现一些直播间不论是在线人数、关注度还是热力值,都普遍是之前的1.5-2倍。以前双11期间直播间流量也会更好,但不会这么明显地好。
该服务商旗下一个相对头部的达人,最终也在今年双11收获了相较于半年前618将近4-5倍的GMV变化,成为GMV超千万的买手之一。「不过也跟这个达人下半年才正式发力小红书直播带货有关。」
我们自己的观察发现,今年头部买手的业绩比之前涨幅更大,更多品牌增长突出;以及因为通过集章等给直播间引流的玩法、补贴力度加大,不少账号的涨粉、直播间拉新效果显著。从品类上,除小红书擅长的服饰、家居等类目获得增长外,文玩、潮玩等符合情绪消费的类目,以及酒旅等小红书正在以生活服务方式发力的类目,也获得良好表现。
因此整体上,可以得出一个大致的结论:今年双11,小红书电商为自己和不少商家、买手创造了一个惊喜。
平台给的流量、券、资源位都在增多
今年双11,商家和服务商最明显的感受是流量在增多,尤其是公域流量。甚至有商家推测,小红书在今年双11「可能开放了更多的社区自然流量」。「说实话,这一波流量蛮重要的」,有服务商对我们说道。
我们查看小红书双11政策也发现,平台在给商家的活动介绍中确实有「亿级流量支持」的字样,且提到此次流量会覆盖直播间、笔记等全场域。
被多位从业者高频提及的其中一个增量公域流量来源,是市集的集章活动。
小红书去年就推出集章活动,吸引到上千万人参与,今年玩法不变,福利翻倍,还有100 个清空购物车的年度锦鲤名额。
集章的核心玩法,类似于小红书版本的「看视频,得金币」:用户观看直播间超60秒,就能收获对应印章;集齐不同数量印章,可以解锁不同梯度的奖池进行抽奖。
拼多多、抖音等平台的「视频/短剧」页面经常出现此类玩法,用户刷一定时长的视频或浏览一定时长的商品信息流,就能获得一定额度的现金补贴。只是小红书集章活动在调性上更有小红书风格,且相对节制,「及时激励」属性没有撒钱那么强烈。
据官方数据,今年双11,直播间集章活动被用户点击了1.1亿次,商家店铺开播频次同比增长487%。
在小红书评论区,至今能看到不少消费者晒自己通过集章获得的满300-30、满800-120、满400-80的券,评论区还有不少人在置换或买卖自己想要的券。
流量增多之外,平台整体发券的力度也在加大。通过集章玩法也可以看到,流量和券其实是联动的,券要发在有流量的地方才有效。
从类型上,小红书在今年双11发的券不外乎平台券、商家券、买手券,类似市集全场85折,部分商品立减15%等。
值得注意的是买手券。据了解,此次双11,小红书与多个头部买手达成了相较以往更为激进的激励协议:买手在整个大促期间达到约定的GMV,平台就补贴对应的买手券,过程中,平台还会根据买手的表现动态调整补贴幅度。
「以往也有类似协议,但这次力度不一样」,上述比618时期GMV翻了4-5倍的买手服务商告诉我们。该服务商还提到,因为他们的买手直播业绩一直不错,整个双11周期内,其直播间所获得的平台流量和券的补贴都非常好。
最终,多种券叠加下,一些品最终可能达到「类似其他平台VIP的折扣力度」,有消费者对我们说道。
但究竟哪个平台真的更便宜,很难一件一件商品进行对比,一是因为每个平台有自己的专属货盘,二是今年双11期间,多个平台的价格都比较乱,消费者难以找到确定性的最低价的组券方式和下单时间。
我们就了解到,有些商家为尽可能出清库存、完成GMV目标,在大促后期自己又降了一波价,导致乱价。
实际上,包括小红书在内,随着每家平台都更多地发放个性化的动态优惠券,或有时效性的优惠券,不同消费者在同一个平台、同一时间的下单价格,以及同一消费者在不同时期的下单价格,都会不一样,本身就增加了比价难度。
不过整体上,大概因为小红书今年才开始更大力度、更丰富地发券,小红书用户对小红书各类券的使用规则还不是很熟悉,以致于现在还有消费者在官方账号下提问:「没兑换完的券怎么办?」
头部买手、品牌成交提升,新客成交增长显著
在更多的流量、券等的驱动下,小红书双11在社区的话题活跃度水涨船高:双11相关话题讨论曝光度达187亿,同比增长530%。
除此之外,因为诸如买手券等政策更倾向于头部买手,以及头部买手合作的多为品牌货,最终导致,此次双11,头部买手的单场GMV、总GMV,以及成交额破纪录的品牌的数量,都有显著增长。
比如活动初期,章小蕙就以单场直播1.8亿GMV领跑,这一数字创造了小红书电商新的直播记录,此后陆续有伊能静单场4000万、吴昕单场1800万等数据出现。品牌层面,泡泡玛特旗舰店首周开播时长达110小时,销量同比增长15倍;滔搏运动开售9日GMV超过1200万,销量同比增长10倍。
平台整体消费习惯仍更多向头部品牌、头部买手直播间集中,也符合小红书电商相较于其他电商平台仍在更早期阶段的现状。毕竟诸如抖音等内容起家的电商平台,早就开始想办法提高腰尾部直播间以及货架电商的占比了。
有服务商就提到,之所以小红书可以这么精细地与买手签协议,就与小红书的头部买手数量,相比其他平台仍相对有限有关。
与此同时,得益于集章等直播间引流、加粉活动的助力,不少品牌、买手在双11期间通过直播间获得了许多新粉和新客成交。「集章带来了许多泛流量,也增加了许多新粉」,多位商家对我们说道。
比如,服饰品牌an action a day开售7日GMV达到1200w,新客占比超45%。家居买手有样美学,活动全期GMV达2800W,单场涨粉数8万多。家居品牌半日闲,在活动前三周GMV达到1800W,粉丝贡献占比达90%,木陌家具开售双周GMV超2000W,粉丝贡献占比达到80%。
当然,头部之外,月GMV在10万以下的中小商家,成交额同比增长超过100%的也超过三成。
小红书的中小商家里,不少是外贸或做代加工的工厂转型而来,比如此前做代工的鞋履品牌知野之野,很快月销百万;一些卖高单价羊绒羊毛的产业带商家,甚至已实现月销千万。还有一类是满足用户情绪消费需求的商家,比如用全彩3D打印技术做定制键盘帽的品牌OAi,仅凭主理人一个人,实现3个月销售超过2000多单的成绩,OAi键帽单价58元左右,系列组合价158元3颗。
这些非标的、偏向个体创业的商家,长期是小红书电商底层活跃力的来源,小红书最擅长匹配的,也是非标的、个性化的、长尾的供给。
文玩、潮玩、酒旅等「新」品类增长显著
从品类上,此次双11还有一些对小红书而言相对属于新品类的商家在增长显著,比如酒旅、文玩、潮玩。
酒旅类目里,飞猪旅行开售首周GMV超过5000万,在线观看人数超65w,平均客单价超1500元。飞猪自己的双11战报也提到,平台双11期间的整体履约GMV较去年增长30%。行家天下、春秋航空等酒旅企业也入选新晋好货店铺榜单。
酒旅类目增长或与小红书本就是关键的旅游攻略决策地有关;也与小红书商业化近期正在生活服务领域发力有关,而酒旅一直是生服的核心品类之一,线上化也非常成熟。且近期,整个酒旅消费市场都更为活跃,尤其飞猪主攻的出境游,而这部分高消费力的消费者与小红书用户画像高度吻合。
此次小红书双11,飞猪就借助官方矩阵与买手联动,把三亚亲子酒店、长白山滑雪度假行等,打造为了爆款单品。
文玩也在小红书获得开场即爆发的成绩。小红书双11首日,文玩成交同比增长130%,买手直播总成交额同比增长258%。文玩买手薛佳凝首周成交额破4400万。文玩这种非标品类,本就是内容电商平台发展早期比较容易展示优势的品类;况且,文玩本身也在经历一些变化,正在往消费品化、饰品化以及IP化、品牌化方向发展,更多女生成为文玩消费者,又与小红书消费人群产生了呼应。
潮玩下单人数也同比增长100%。包括潮玩在内的泛二次元是小红书今年发力的新品类之一,几个月前,小红书还在上海复兴岛打造了全球首个开放世界冒险岛活动「RED LAND」,这是小红书首个为游戏、二次元爱好者打造的超大型线下IP,吸引了50多个热门游戏动漫IP集结,有10万人登岛集结。
以上,便是我们在今年小红书双11观察到的几个侧面。有服务商告诉我们,最终,他们还是没有完成平台最初给他们定下的超高目标——「那是一个绝对完不成的目标,但我们超出了自己的预期」。
这或许是小红书电商一个新改变的开始。今年8月,小红书对商家免除百万佣金、开放首页固定的市集入口;上半年,小红书还联合天猫、京东正式上线「种草直达」,据官方,今年双11的在投品牌数相较618期间翻了一倍。
8月份,小红书还组成「大商业板块」,由COO柯南担任总负责人,与CMO之恒共同组成领导班子,推动小红书商业化在产品、技术、人才等资源的跨部门协同。
未来,随着小红书商业化思路进一步聚焦到种草商业化,可能会有更多变化体现在具体的电商、生活服务等业务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