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李实在看不懂老铺黄金的操作:国内金价才每克约925元,它却敢卖到2000元多,还三番五次涨价,最大涨幅近28%。
更离谱的是,这么高的价格,居然有富婆排队5小时抢着买,门店常年排起长队。
黄金的核心价值本是保值,它却卖得比普通金店贵一倍多还逆势涨价,这真的是“割韭菜”吗?那些消费者甘愿花高价买单,到底被什么吸引了?
反常识操作
在多数人认知里,购买黄金图的是保值,加工费越低越划算。
但老铺黄金偏要反其道而行,—国际金价950元/克时,它的锁骨链能卖到2000元/克,核心产品普遍是大盘价的两倍以上。
更令人意外的是,高价非但没劝退消费者,反而成为吸睛利器:上海恒隆广场新店开业,有人凌晨就来排队,4小时才能进店;
北京SKP门店常年挂着“排队超2小时”的提示牌,就连排队的顾客都能享受“两荤两素盒饭+下午茶”的待遇。
这种“反常”的背后,是老铺黄金彻底跳出“黄金首饰”的传统赛道,转向奢侈品玩法。
小李曾亲身体验过老铺黄金的门店,这里完全没有普通金店的烟火气:选址必在一线商圈顶流地段,隔壁不是卡地亚就是梵克雅宝;
装修走中式老钱风,中式书房设计搭配黑色元素,还设有专属茶室和“小黑屋”。
后者仅对VIP开放,里面陈列着近150万元的越王宝剑等收藏级摆件,俨然一座小型博物馆。
服务更是对标顶级奢侈品:进门就有依云矿泉水和歌帝梵巧克力,一对一店员会耐心讲解产品的文化内涵,全程没有销售压迫感;即便只是随意浏览,店员也能娓娓道来产品的设计理念与文化渊源。
最令人意外的是,对于门外排队的顾客,老铺黄金竟还提供餐饮服务:中午时分发放两荤两素的盒饭,下午茶时间店员会走出门店发放巧克力、依云矿泉水或小面包。
这种“把消费者当贵宾”的体验,彻底颠覆了大众对金店的认知。
在老铺黄金,消费者购买的从来不是一块单纯的黄金,而是高端圈层入场券、文化体验与情绪价值的结合体,这也是其敢于定高价的核心底气之一。
造神之路
很多人误以为老铺黄金是“百年老字号”,实则该品牌2009年才在北京王府井工美大厦开出首店,创始人徐高明还是跨界玩家。
早年从体制内下海,先创办旅游公司售卖文房四宝,后涉足佛教文化产品领域,最终切入黄金赛道。
刚起步时,老铺黄金的经营状况并不理想:主打古法金与宗教玄学元素,受众群体狭窄,仅能吸引少量高净值收藏家,在周姓品牌主导的市场中几乎毫无存在感。
老铺黄金的逆袭,关键在于踩中了两个行业风口,同时叠加了自身的“独门绝技”。
第一个风口是2018年前后兴起的“古法黄金热”,老铺黄金是行业内首个主打古法金概念的品牌,这种采用皇家锻造工艺、表面呈哑光质感的黄金产品,恰好契合了消费者对“传统文化+匠心精神”的追求。
当其他品牌还在同质化的普通黄金赛道竞争时,老铺黄金的产品已自带“文化buff”,迅速在市场中出圈。
第二个风口是技术创新带来的差异化优势,2019年老铺黄金推出足金镶嵌产品,直接颠覆行业传统。
足金质地偏软,行业内镶嵌工艺普遍选用18K金或铂金,老铺黄金却凭借古法工艺强化结构稳定性,成功解决了足金镶嵌不牢固的行业难题。
这一创新让品牌彻底与其他竞争对手拉开差距,被贴上“黄金界爱马仕”的亮眼标签。
更具策略性的是,老铺黄金借鉴奢侈品的“饥饿营销”模式:每年涨价两三次,部分产品实行绝版机制,旗下30多家门店全部采用直营模式,坚决不开放加盟,牢牢守住高端定位。
老铺黄金的核心逻辑其实并不复杂:在黄金行业深陷同质化竞争泥潭时,它以“古法工艺+传统文化”构建产品差异化,用“高奢定位+顶流体验”打造品牌溢价。
当其他金店还在比拼克重、争夺折扣时,老铺黄金已将黄金产品升级为“兼具文化底蕴的奢侈品”,精准契合了贵妇与高资产年轻人的消费需求。
这一群体并不缺乏购买黄金的资金,真正稀缺的是“独特、有品位、能彰显身份”的产品。
隐忧浮现
如今的老铺黄金看似风光无限,但潜在危机已悄然逼近。最致命的问题在于,其核心优势正在被行业快速复制。
随着古法黄金成为市场主流,老凤祥、周大福等传统品牌纷纷入局,御纯金等专注古法金的垂直品牌也应运而生。
更关键的是,老铺黄金的诸多热门产品,其他品牌都能推出相似款式,价格却低30%至50%。以热门的金刚杵项链为例,市面上相似款比比皆是,工艺差距并不明显。
更值得关注的是,老铺黄金40%的产品依赖第三方代工,头号供应商工美集团自身也经营古法金业务,产品价格比老铺黄金低不少,业内人士透露两者在工艺层面几乎没有差异。
这意味着,老铺黄金引以为傲的“古法工艺”并非不可替代,一旦消费者发现“花一半价格就能买到相似产品”,其高价定价逻辑便会出现松动。
另一个突出问题是品牌辨识度不足。奢侈品的核心竞争力在于“视觉辨识度”,比如爱马仕的Birkin包、路易威登的老花图案,均具备一眼可辨的标志性设计,但老铺黄金的产品缺乏此类独特标识。
佩戴一条老铺黄金的古法金项链,旁人只会询问“克重多少”,难以认出品牌;而拎一款奢侈品包,他人一眼便能知晓其品牌档次。
这种“辨识度缺失”,让老铺黄金的奢侈品定位显得有些脆弱。
不过客观来看,老铺黄金已成功占据“古法金高端赛道”的用户心智,短期内很难被替代。但从长期发展来看,若想守住“黄金界爱马仕”的地位,仅靠涨价和模仿奢侈品玩法远远不够,必须在工艺创新与品牌标志性设计上持续发力。
毕竟消费者为情绪价值买单的前提,是“产品具备不可替代的核心价值”。
结语
老铺黄金的爆火,本质上是一场“赛道重构”的胜利:它将黄金从“保值品”升级为“奢侈品”,把金店从“单纯的买卖场所”转型为“文化体验空间”。
在消费升级的当下,越来越多消费者愿意为文化内涵、消费体验与情绪价值买单,这也是老铺黄金能逆势增长的核心原因。
但老铺黄金的发展故事也告诉我们:高价并非奢侈品的核心,不可替代的价值才是。
下一篇:原创 消费者信心已跌至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