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聚青春力量 共享发展机遇
中国—东盟青年海洋合作圆桌会为蓝色伙伴关系注入新动能
海洋,是连接中国与东盟的重要纽带,也是双方资源互补、合作共赢的生动诠释。而青年,是国家的未来,也是海洋合作的新机遇。17日下午,中国—东盟青年海洋合作圆桌会在福州海峡国际会展中心举行。作为“2025年中国—东盟周”重要系列活动之一,本次会议以“蓝海新力量 携手创未来”为主题,吸引了来自中国与东盟国家的青年专家学者、企业家、留学生等代表参加,旨在搭建一个高层次、青年化的对话平台,既为双方海洋合作注入青春活力,也为培育新一代海洋合作人才搭建平台,助力深化中国—东盟蓝色伙伴关系。
中国—东盟青年海洋合作圆桌会现场。记者 林双伟 摄
锚定“青春航向”
共绘发展新蓝图
会上,各方代表的致辞,一致肯定了青年在海洋合作中的核心作用,为未来合作锚定清晰的“青春航向”。
中国—东盟中心秘书长史忠俊表示,海洋自古便是联结中国与东盟的友谊纽带和贸易通道。在双方领导人引领下,中国与东盟致力于建设海洋命运共同体,就海洋环境保护、蓝色经济合作等方面已达成共识。
“海洋合作是中国—东盟合作中最具发展潜力的重点领域之一,中国和绝大多数东盟国家都是海洋国家,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史忠俊说,目前,东盟国家约30%的国内生产总值来自海洋经济,中国海洋经济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约为8%。海洋经济也在本区域国家的国计民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包括渔业、海洋交通、邮轮旅游海洋资源利用等。在东盟2045年的愿景中,蓝色经济被视为可持续发展增长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领域。
他呼吁以本次会议为全新起点,广泛动员青年力量,将青春智慧融入实践,共同构建内涵更丰富、领域更宽广的中国—东盟蓝色经济伙伴关系。
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副局长刘庆丰介绍,2024年,全省海洋生产总值突破1.25万亿元,同比增长6.1%,占全省生产总值比重达21.7%,居全国第三位。当前,福建海洋新质发展动能强劲,创新创造活力奔涌。
“青年最具活力,最富创意,最有潜力,开创中国—东盟海洋合作的美好未来,离不开青年的共建和力量。”刘庆丰表示,此次圆桌会汇聚中国与东盟的青年专家、青年学者、青年企业家及广大留学生代表,聚焦蓝色经济与海洋生态,分享智慧、凝聚共识、探索合作,将为中国—东盟在海洋领域互惠合作提供崭新视角。
柬埔寨教育、青年和体育部国务秘书春·奇温表示,柬埔寨与中国之间的良好关系给柬埔寨带来巨大的期许和乐观的未来。2025年1月至8月,柬埔寨与中国的双边贸易额达126亿美元,增加了26%。“中柬双方致力于发展开放型经济,促进本地区的和平安全、繁荣与友谊,深化中国—东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从而构建更加紧密的中国—东盟未来共同体。”春·奇温说。
多元议题跨界交融
勾勒合作新图景
在主题演讲环节,来自政府机构、高校科研单位、文化企业及青年代表们,带来一场跨界融合的思想盛宴。议题广泛涵盖海洋保护、科技发展、国际合作与公众参与等多个维度。
交流中,既有对海岛生态保护、蓝色经济合作等宏观战略的深邃思考,展现了长远的布局眼光,也有对海洋科技产业创新、海洋文化数字体验等微观实践的生动阐述,提供了可行的落地路径。这一环节成功构建了一个从政策解读到实践探索、从科技创新到文化传播的立体对话平台,充分彰显了当代海洋治理中专业协作、开放协同、智慧共享的鲜明时代特色。
自然资源部海岛研究中心保护修复与防灾减灾处处长姜德刚分享了平潭海坛岛的生态富民示范。近年来,海坛岛累计投入20亿元,实施植被修复、海滩养护、水质提升等一系列工程,实现从石头岛蜕变成生态岛。修复后的海岸带,带来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和减灾效益,同时推动了平潭旅游业的发展,2016—2022年累计接待游客超2800万人次,2023年游客量首次突破千万,旅游收入突破百亿,实现了生态与经济的双赢。
现场,福建理工大学智慧海洋科学技术学院副院长高秀晶带来了“海洋科技创新及其产业发展探讨”的前沿洞察。随后,中国海洋大学马来西亚籍留学生张玮妮登台,以“青年力量赋能可持续蓝色世界”为题,贡献了充满活力的青春视角。
智慧汇聚展望未来
描绘共赢新画卷
圆桌对话紧扣“共享蓝色经济新机遇”主题,来自海洋领域的专家学者围绕中国—东盟的海洋领域政策、海洋产业合作的创新与机遇、青年如何参与海洋合作等议题展开深入讨论,为中国—东盟海洋合作提供了诸多新思路与可行方案,共同开创双方海洋合作的美好未来。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研究员杨黎静表示,福建是海洋资源大省,也是海洋经济大省,山海优势突出。近年来,福建不断开展海洋资源的开发以及统筹海洋资源的管理,发挥海洋资源的优势,培育发展海洋产业,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发展特色海洋文化。福建省先后颁布了《福建省海域使用管理条例》《福建省海洋环境保护条例》《福建省海洋经济促进条例》等地方性法规,相继出台了《海洋资源的管理以及要素保障》《海洋生态环境治理》《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等系列政策文件,为海洋强省建设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也为海洋强国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
中国与东盟开展海洋产业合作有哪些地方可以进一步提升或创新?新加坡YoungShip Singapore主席周毅恩表示,中国和东盟有着非常紧密的贸易关系,中国是大部分东盟国家最大的贸易伙伴。
周毅恩指出,海上运输是此类贸易成型的基础,而采用数字化、环保的航运方式,正是双方合作的关键。“中国作为造船与航运大国,拥有庞大的产业生态。我们应当以此为基础,共同打造一个更绿色、更可持续的航运未来。”
据悉,本次圆桌会议凝聚了青年智慧,为区域海洋合作注入了新动能。展望未来,中国与东盟青年将继续携手,汇聚青春力量,共同开创蓝色经济合作新局面,守护人类共同的蓝色家园。(记者 朱丽萍)
上一篇:日夜交替间看岳峰蝶变
下一篇:世界青少年影像作品亮相榕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