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出台了一项新的政策,旨在提升城市居民的居住品质。根据这项名为“好房子”的新政,北京市将允许住宅项目在符合规划和安全的前提下增加阳台面积,并设置挑空空间。这不仅有助于改善房屋的采光和通风条件,也为居民提供了更多的生活空间,使家庭成员有更多机会接触自然,享受户外活动。
此外,新政还强调了在平原地区进行试点示范的重要性。这些试点项目将为其他区域提供宝贵的经验和参考,推动整个城市住宅建设水平的提高。通过这一系列措施,北京市希望进一步优化居民的生活环境,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这一政策体现了政府对民生问题的高度关注,以及对未来城市发展的长远规划。
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于2月12日发布了《北京市平原多点地区“好房子”规划管理相关技术要点(试行)》。该文件将在顺义区、大兴区、昌平区、房山区及亦庄新城等平原多点地区率先实施示范,城市副中心(通州区)可参照执行。这些地区土地供应量约占全市的60%,空间资源和政策资源较为充足。
《技术要点》允许增加封闭或开敞阳台,部分面积不计入容积率,并允许套内面积较大的住宅在起居室设置一定比例面积的挑空空间,以提高住宅得房率。每户阳台水平投影面积不得超过套内建筑面积的10%,进深不超过1.8米。封闭阳台按围护结构外表面所围空间的水平投影面积的一半计入容积率,开敞阳台则按一半计算地价款;错层阳台上盖高度大于等于两个自然层高且不封闭时,不计入容积率,也不收取地价款。
对于挑空空间,《技术要点》规定,套内建筑面积超过140平方米的住宅,可在起居室设置一处挑空空间,挑空部分不大于两层层高,水平投影面积不超过住宅套内建筑面积的25%且不大于50平方米的部分按其水平投影面积计算容积率,超出部分按2倍计算容积率。
此外,《技术要点》鼓励结合小区入口、入户大堂或沿街、街角首层配建邻里共享公共空间,在住宅建筑底层设置架空层,提升生活宜居度和便利度,同时鼓励增设风雨连廊,方便室外休闲活动,这些均不计入容积率。文件还增加了居住建筑高度管控的弹性,允许局部上浮,有利于形成高低错落的城市天际线;鼓励城市支路两侧地块跨支路进行地上和地下连通;鼓励提升建筑品质和新建筑材料应用,如外立面采用砖石、金属、陶板等耐久性高品质材料的饰面层不计入容积率。
制定过程中,市规划自然资源委进行了广泛调研座谈,征求了居民、购房意向群体、开发建设单位、规划设计单位、建筑师、规划师、评估师、市场中介机构等的意见,将反映集中的问题作为《技术要点》的重要创新点。这一文件将进一步统一平原多点各区审批标准和管理尺度,推动住宅项目高效审批,服务高质量发展。通过住房品质提升推动住房供给侧改革,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居住需求。未来,市规划自然资源委将定期开展实施评估工作,持续收集各方需求和意见,对文件进行修订完善。
下一篇:英雄后人缅怀吴石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