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作为“十四五”规划关键之年,面对复杂形势,金融管理部门多措并举推动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服务实体经济成效显著。基础金融服务广泛覆盖,重点领域贷款量增面扩,数字普惠金融深化发展,金融生态持续优化。
核心发展举措
货币政策工具精准发力,两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各0.5个百分点,新增支农支小再贷款额度1000亿元,设立科技创新再贷款等专项工具,延长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期限。建立民营和小微企业“敢贷愿贷能贷会贷”长效机制,落实金融支持民营经济“25条”,开展金融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强化乡村振兴金融支持,推进“三信”创建与金融科技赋能,倾斜储蓄国债销售额度。优化民生领域服务,提高助学贷款额度与利率优惠,扩大创业担保贷款覆盖群体,完善适老化与无障碍设施。
重点领域成效
民营小微贷款余额达32.93万亿元,同比增长14.6%,信用贷占比提升至27.3%,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4.13%。涉农贷款余额51.36万亿元,同比增长9.8%,高于一般贷款增速。民生领域贷款稳步增长,创业担保贷款余额2700亿元,国家助学贷款余额2811亿元。数字支付普及度提升,农村地区移动支付业务笔数同比增长33.03%;数字人民币试点覆盖26个地区,累计交易金额9.4万亿元。信用信息共享体系完善,全国中小微企业资金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为5600余万户企业建立档案。
国际趋势与未来展望
全球普惠金融聚焦服务质量提升,数字技术应用、绿色金融融合、金融健康理念推广成为主要趋势。未来将优化普惠金融政策体系,保持融资成本稳中有降;丰富首贷、信用贷等产品供给,加大乡村振兴、科创、民生领域支持;强化金融科技赋能与数字化转型;巩固基础金融服务覆盖,优化特殊群体服务;完善信用信息共享、动产融资登记等配套机制,构建高水平普惠金融体系,助力共同富裕。
免责声明:我们尊重知识产权、数据隐私,只做内容的收集、整理及分享,报告内容来源于网络,报告版权归原撰写发布机构所有,通过公开合法渠道获得,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如对报告内容存疑,请与撰写、发布机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