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厦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福州片区综合考评居首
创始人
2025-11-06 09:09:26
0

福厦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福州片区综合考评居首

创新引擎助推区域高质量发展

近日,省科技厅发布2024年福厦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三片区考核评估结果,福州片区综合考评排名第一。

2016年福厦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获批建设以来,福州片区以“多区叠加、先行先试”为核心优势,扛起“推动海峡两岸协同创新、服务产业转型升级、打造区域创新高地”的使命,持续深耕创新沃土。这片仅占福州市6.66%土地面积的区域,已集聚全市70%以上的高新技术企业,40%的规上高企,贡献营收超450亿元,培育了福昕软件、瑞芯微电子、新大陆等科技领军企业;高新区跻身全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园区,福州软件园等4个园区实现超千亿产值(营收),成为驱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引擎”。

福州软件园。记者 林双伟 摄

深耕改革“试验田”

系列举措滴灌创新土壤

作为科技体制改革的“先行者”,福州片区始终以机制创新破解发展难题,累计推出218条改革创新举措,其中61条为全国首创。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政策创新是激发创新活力的关键,我们始终聚焦痛点难点,让改革红利精准滴灌创新土壤”。

在园区治理领域,福州片区首创“一区多园”动态管理机制,出台《自创区福州片区“一区二十四园”动态(分类)管理标准》,推行“十位一体”园区标准化建设,通过强化要素保障、优化资源配置效率,推动产业链上下游高效集聚。该模式不仅显著提升园区综合竞争力,更获评“中国改革年度案例”等多项国家级荣誉,成为园区治理的标杆。

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让企业吃下“定心丸”。福州高新区连续两年入选全国营商环境百佳案例,成为全市营商环境建设的标杆。在创新生态构建上,福州片区打破协同壁垒,依托闽都创新实验室、国际人才港等平台,联动“好年华 聚福州”“院士专家进企业”“榕创汇”等品牌活动,深度整合中国科学院海西研究院、福州大学城高校创新资源,推动生物医药、光电信息、工业互联网、元宇宙等前沿领域科技成果加速向企业转化。

科技金融的创新突破,为中小微企业发展注入“强心剂”。福州片区建设省内首家省、市、区三级共建科创金融服务基地,通过政策引导与市场化运营,高效集聚并优化配置金融资源,为企业提供覆盖全生命周期一站式服务。推广“新质贷”“福高E贷”等园区专属金融产品,推动“高新贷”向园区延伸覆盖,有效破解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

“福州搭建的创新载体和政策支持,是我留下来的重要原因。”创业者郑先生说,福州对科技创新人才的补贴、留学人员创业免房租政策,以及福州创新创业大赛等平台,为他的创业之路提供有力支撑。

攻关“卡脖子”技术

关键突破引领产业升级

福州高新区的闽都创新实验室内,跨学科研讨场景常演常新:激光技术团队与企业工程师切磋设备迭代方案,材料科学家同量子云码团队碰撞新型油墨研发思路……这里已成为攻关“卡脖子”技术的主战场。

闽都创新实验室依托中国科学院福建物构所和福州大学,聚焦战略性先进光电材料、新型照明与显示、高速通信与感知三大方向,致力于实现光电信息产业自主可控。截至目前,实验室已突破关键核心技术86项,“量子云码可信溯源编码标识关键技术及应用”入选2024年中国产学研合作优秀创新成果,落地百万级皮秒激光器核心成果200多项,孵化步锐激光等在榕高新技术企业28家,不仅补齐了福州市光电产业链中游短板,更带动上下游产业增值320亿元,擦亮福州“光电元器件之都”招牌。

近年来,福州片区聚力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在“卡脖子”技术协同攻关领域持续发力。越来越多的科技成果从“书架”走向“货架”,成为产业升级的“助推器”。

2025年,福州创新平台建设再提速,全市重组入列7家全国重点实验室,数量居全省首位,同时实现基础研究类国家级平台零的突破。依托自创区高校院所智力资源优势,高能级科研平台建设加速迈进,重大技术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东方电气(福建)创新研究院攻克“难降解工业废水电解制氢”技术,打破全球传统电解水制氢依赖高纯度淡水的瓶颈,开辟出工业废水处理与绿氢生产协同发展的新路径;福大科技园概念验证中心助推“全髋置换微创手术机器人”视觉导航系统诞生,打破国外技术垄断,为医疗装备国产化贡献“福州力量”。

打造创新创业高地

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

“以前判断患者免疫功能是否正常,大多靠医生经验,现在用我们的试剂盒,15分钟就能精准量化。阿尔茨海默病早筛更不用等出现症状,一滴血就能提前5年至10年揪出风险。”近日,福州高新区亿彤生物首席科学家黄明东教授展示了两项全国首创的“黑科技”。这家2019年落户福州的企业,已推出8项全国首创技术。

亿彤生物的成长,是福州片区产业培育体系的缩影。依托福州大学城优势,福州片区推动科创走廊向“双核两廊十四片”全面拓展,并围绕各片区差异化布局产业赛道,建设闽都创新实验室等高能级科研平台,布局概念验证中心、中试服务平台,全面提升产业集聚效应与创新能力。

在数字经济领域,福州片区构建起“算力支撑+园区承载”的发展格局。福州新区、鼓楼等地建成一批高能级算力中心,总算力达2585P,形成覆盖全市的算力网络,为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产业发展提供坚实支撑;福州软件园与海西高新园、马尾物联网产业园、东南大数据产业园共同构成福州数字经济的“四梁八柱”,推动数字经济成为全市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

良好的创新环境,吸引众多高新企业慕名而来。“福州科创走廊的创新生态优越,让我们吃下‘定心丸’,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近日入驻福州科创走廊的一家科技公司负责人说。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集群式发展,成为福州片区的亮眼名片。福州高新区光电产业集群、鼓楼区人工智能产业集群入选省级数字经济核心产业集群区,福建三峡海上风电国际产业园成为全国领先的高端海上风电装备制造基地,连江可门园区成为全球最大己内酰胺生产基地……福州市规上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40.6%,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引擎。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产业是国民经济基石。“此次福州片区夺得综合考评第一,不仅是对过往创新工作的肯定,更是未来持续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的新起点。”福州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以创新为笔、以产业为纸,书写更多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的新篇章。(记者 赖志昌)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 2020年1月19日,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了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在北京组织的出厂评审。目前...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湖北省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 据湖北省纪委监委消息:经湖北省纪委监委审查调查,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员、副主任吴美景丧失理想信念...
《大江大河2》剧组暂停拍摄工作... 搜狐娱乐讯 今天下午,《大江大河2》剧组发布公告,称当前防控疫情是重中之重的任务,为了避免剧组工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