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马可波罗踩着发行价33.10元登陆深交所,开盘秒冲40元,涨幅191%,成交额瞬间放大。
一堆追涨键按下去的声音还没停,盘口就掉头,收盘31.46元,留下一根倒锤大阴线,首日成交榜前排清一色“山顶站岗”。
第二天低开翻红,最高33.34元,给前一天低吸的散户一个“逃生舱”,但舱门只开了几分钟,收盘又绿,T 1根本跑不掉。
第三天直接低开2%,全天像滑梯一样单边走低,尾盘再杀一波,收盘28.54元,跌幅9.25%,几乎收在最低点。
三天时间,股价从40元掉到28.53元,跌幅29%,所有在这三天里买过的人全部被套,无一幸免,连个做T降低成本的空间都没留。
有人算了笔账:40元追高1万股,三天浮亏11.5万,还没算手续费,相当于一辆代步车直接蒸发。
股吧里有人自嘲:“新股中签等于中弹,以前亏钱用年算,现在按天算。 ”
把K线放大看,三根实体阴线像台阶一样往下,成交量一天缩一点,说明没人敢大举接飞刀,套住的也只能躺平装死。
业绩方面,公司预告今年前三季归母净利10到10.5亿元,听着吓人,其实同比下滑7.7%到12%,连续两年负增长,上市前夕刚好踩着盈利红线。
更扎眼的是实控人黄建平手里还有另一家瓷砖上市公司四通股份,2015年就上了,现在披星戴帽,股价两块多,日成交不足千万,典型的“僵尸ST”。
四通股份最好的时候年营收也就3亿元,净利三千万元,近两年连续亏损,今年中报再亏1620万元,营收只剩可怜巴巴的2亿元出头。
同一个人控制的俩同行,一个年收七八十亿、净利十亿,一个营收缩水到零头还亏损,数据反差大到像穿越平行宇宙。
有投资者扒出,马可波罗上市前突击分红超过十亿元,把钱装进口袋再向市场伸手要融资,募走15.6亿元净额,这一进一出,算盘声隔壁都能听见。
股吧里有人贴图:四通股份当年也曾在上市前保持盈利,一旦登陆资本市场就年年下滑,最终沦为“卖壳预备队”,现在马可波罗会不会复制粘贴?
深交所在问询阶段就反复质疑同业竞争、业绩可持续性,公司熬了两年重新上会,最终还是放行,发行价定在33.10元,对应市盈率14.27倍,看似不高,但放在净利润下滑通道里,估值便宜得有点心虚。
打新资金本来想着“肉签”,结果上市首日就破板,次日再冲高回落,第三日直接摁在地板摩擦,游资连做隔日套利的兴趣都没有,龙虎榜上空荡荡。
券商APP显示,马可波罗融券余额几乎为零,没人敢做空,也没人敢做多,流动性像被抽走,只剩下被套散户在评论区排队晒亏损截图。
有人把K线截成表情包:第一天“山顶合影”,第二天“盘中诱多”,第三天“关灯吃面”,配字“新股民体验卡到期”。
更惨的是那些融资盘,首日冲进去用两融干到满仓,三天担保比例直接掉到追保线,券商电话打过来,只能割肉或者补保证金,两头都是血。
另一边,瓷砖行业整体并不好过,地产新开工面积持续下滑,渠道库存高企,原材料天然气价格却居高不下,马可波罗三季度毛利率环比再降0.8个百分点,同行直呼“内卷到没朋友”。
同样做瓷砖的东鹏、蒙娜丽莎年内股价腰斩,估值跌到历史低位,马可波罗刚上市就享受溢价,结果市场用脚投票,三天把溢价抹平还倒贴。
有财经博主直播拆财报:公司应收账款周转天数逐年拉长,现金流靠筹资活动续命,上市融资更像是“找钱过冬”,而不是“扩张腾飞”。
弹幕刷屏:“不是来分享成长,是来分摊成本”“中签不是中奖,是账单”,情绪值直接拉满。
短短三天,马可波罗把“新股不败”的老黄历撕得粉碎,也给打新族上了一堂风险教育课:没有只涨不跌的票,也没有必赚的申购。
K线仍在继续,只是没人知道下一个台阶在哪里,被套的账户里那一排绿字,安静得刺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