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帮主郑重,做了20年财经记者,今天收盘刚扒完券商业绩数据,老伙计阿强的语音就过来了,语气急乎乎的:“帮主,沪指都创10年新高了,中信证券咋冒出来10亿压单?是不是主力要跑了?” 说实话,这问题一出来,我就知道不少人又被短期盘面带慌了——毕竟这已是一个多月里,中信证券第三次被巨额压单“按住”了。
先说说今儿这事儿有多蹊跷,上证指数冲上3950点,创业板指都涨超3.5%,满屏都是牛市味儿,结果中信证券尾盘卖一位置突然挂出34.98万手卖单,算下来得10.45亿元,要知道它全天成交额才不到90亿。这不是第一次了,9月17号挂过31亿的压单,29号也有9亿,每次都卡在指数要加速的节点上,跟有人精准踩刹车似的。
上次9月29号压单后,有个跟着我做了五年的散户来找我,说吓得赶紧卖了手里的中信证券,结果没过几天,券商板块又慢慢涨回来了,他拍大腿说亏了。我问他,你买券商是看啥?他说看市场交易活跃,券商业绩肯定好。我就说,那压单改变交易活跃的事实了吗?他愣了愣说没有。你看,这就是中长线最该避开的坑,总被盘面的“小动作”勾走魂。
其实这10亿压单哪儿是坑啊,更像是主力在“明牌控节奏”。中信证券可不是普通股票,它占券商指数的权重快15%了,相当于券商板块的“风向标”,按住它,就能稳住整个指数的步子。现在离4000点就差一步,那位置套着不少老筹码,要是让券商带头猛冲,套牢盘一砸,反而容易崩。我做财经记者那阵,2015年牛市也见过这套路,就是怕涨太疯变成“短命牛”,故意磨一磨消化筹码。
而且你得看基本面的底气,压单压得住短期涨幅,压不住券商的业绩。上半年42家上市券商净利润超千亿,同比涨了65%还多,中信、国泰海通这些头部券商净利润都破百亿了。东吴证券刚出的三季度预告,净利润最少涨50%,还有16家券商分红快80亿,这都是实实在在的支撑。更有意思的是,A股中信被压着,港股的中信证券却涨超3%,这说明外资都看明白是咋回事了。
所以给老伙计们唠两句实在的策略,中长线不用盯着这压单慌。手里有券商股的,先看看你那只的业绩——要是像东吴证券这样盈利增长稳,或者像国泰海通那样分红率高,就踏实拿着,主力洗盘正是捡筹码的机会,别轻易交出去。没布局的也别急着追,盯两个信号:一是中信证券的压单突然撤了,二是券商ETF成交量能超过20亿,这时候进场时机更稳。要是不想跟券商耗,也可以看看资金流向,每次券商被压,科技、算力这些政策支持的主线就活跃,这也是中长线的好方向。
说到底,我做20年财经记者的经验就一条:短期看情绪,长期看业绩。这10亿压单不是利空,反而是慢牛的“减速带”,怕的是涨太快,不是怕不涨。下周咱们接着看,只要券商业绩还在涨,交易还活跃,那4000点早晚得过去,咱们中长线投资者,稳住心态比啥都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