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2025年,利率下行后,这5种资产将越来越值钱了
创始人
2025-10-21 20:24:28
0

2025 年以来,全球利率下行趋势越来越明显,国内银行存款利率也持续走低,目前一年期定存利率大多在 2% 左右,甚至跑不赢 3% 左右的年均通胀率。这意味着,把钱存在银行里,不仅很难实现增值,反而会慢慢 “缩水”。但利率下行并非全无机会,对普通人来说,这恰恰是重新配置资产的好时机 —— 那些能跑赢利率、抗通胀、有长期增长潜力的资产,会在这个阶段变得越来越值钱。今天,我们结合真实案例,聊聊未来十年值得重点关注的 5 类资产,以及普通人如何用简单方式参与,让资产在利率下行周期里稳步增长。

很多人觉得 “投资科技” 离自己很远,其实它就藏在日常细节里。

三年前,小区停车场里的电动车还屈指可数,如今不仅充电桩排起长队,身边买新能源车的朋友也越来越多。这种肉眼可见的需求爆发,背后就是资产增值的机会。就像朋友老周,2022 年听了行业内亲戚的建议,少量买入比亚迪股票,一年后收益率达到 40%,远超银行理财 2.5% 的收益。

不止新能源汽车,我们每天用的智能手机、依赖的人工智能工具、甚至家里的智能家电,背后都对应着芯片、新材料、AI 等科技领域的机会。对普通人来说,不用直接追高股价,选择聚焦这些领域的科技主题基金,就能间接分享行业增长的红利,门槛低且风险更分散。

“买房能赚钱” 的时代早已过去,但 “好房子” 依然值得配置。

姑妈 2019 年在老家县城买了套刚需房,如今想转手却无人问津,每年还要倒贴物业费;而同事张姐 2023 年在上海买了套靠近地铁的学区房,短短一年就升值 15%。两者的差距,就在于 “位置” 和 “稀缺性”。

核心城市的优质房产,比如地铁沿线、学区周边的房子,因为配套成熟、需求稳定,始终是抗风险的 “硬通货”。但要避开三四线城市的普通住宅 —— 这些地方人口流出多、需求有限,不仅难升值,还可能变成 “烫手山芋”。对普通人来说,买房前先看城市规划、人口流向,优先选择配套完善的核心区域,比盲目跟风更重要。

提到保值,很多人会想到黄金,这一点长辈们其实看得很准。

妈妈 2021 年买了 10 万元金条,当时我还觉得 “老土”,没想到这几年美元贬值、通胀波动,金条价格涨了 30% 多,收益比我定投的普通基金还稳。黄金的优势就在于 “抗风险”—— 经济波动时它能保值,通胀来袭时它能对冲,适合作为家庭资产的 “安全垫”。

而数字资产,比如比特币,对普通人来说风险较高,更适合 “少量尝试”。在硅谷工作的表弟从 2020 年开始,每月用工资的 5% 定投比特币,如今收益翻倍,但他始终强调 “只拿闲钱参与”。如果想尝试,建议控制在总资产的 5?0% 以内,避免影响正常生活。

对没时间盯盘、缺乏专业知识的普通人来说,基金定投是最省心的选择。

我从孩子出生起,每月定投 2000 元基金,选的是科技和消费主题 —— 前者对应未来趋势,后者贴近日常需求(比如大家常买的食品、家电)。五年下来,平均收益率稳定在 8% 左右,比银行存款高不少,还不用天天操心。

闺蜜之前只敢把钱存银行,去年在我的建议下,每月定投 1500 元新能源和医疗健康主题基金,半年收益就超过 5%。基金定投的核心是 “长期持有” 和 “选对方向”:选靠谱的基金经理,聚焦科技、消费、医疗等长期趋势领域,坚持每月投入,时间会帮你分散风险、积累收益。

比起外在的金融、实物资产,知识与技能是唯一不会因市场波动贬值,还能持续 “生钱” 的资产。

邻居小李原本是普通文员,月薪 5000 元,两年前利用下班时间学习短视频剪辑和运营,考了相关技能证书后,先从兼职接单做起,现在不仅全职加入新媒体公司,月薪涨到 1.2 万元,还能接私活增加额外收入。她常说:“当初花在学习上的时间和钱,现在每个月都在‘返现’。”

还有同事老王,在传统行业工作多年,担心被淘汰,主动学习数据分析和 AI 工具使用,不仅在公司内部转岗到更核心的业务部门,薪资上涨 40%,还因为掌握了热门技能,多了不少职业选择的底气。

对普通人来说,积累这类资产不用大成本:可以报线上课程学习办公软件、设计、编程等实用技能,也能通过阅读、行业培训提升专业认知。关键是选准 “有需求” 的方向 —— 比如当下热门的 AI 应用、新媒体运营、跨境电商等,让知识和技能能快速转化为收入或职业优势。

最后想分享我的资产配置思路,供大家参考:35% 优质基金(打底,求稳健)、30% 核心城市房产(抗风险,保增值)、15% 黄金(安全垫,对冲波动)、10% 科技股(搏收益,抓趋势),剩下 10% 用于知识技能投资(强内核,增底气)。这样的组合既能保证资产稳定增长,又能通过提升个人能力,为未来增加更多可能性。

其实,未来十年的资产风口,本质上是 “思维的升级”—— 从 “只盯着钱” 的单一思维,转向 “兼顾外在资产与内在能力” 的多元思维。当然,投资有风险,提升技能也需要坚持,最重要的是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时间精力调整,不盲目跟风,不急于求成。

你目前是怎么配置资产,又在通过什么方式提升自己?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经验~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 2020年1月19日,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了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在北京组织的出厂评审。目前...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湖北省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 据湖北省纪委监委消息:经湖北省纪委监委审查调查,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员、副主任吴美景丧失理想信念...
《大江大河2》剧组暂停拍摄工作... 搜狐娱乐讯 今天下午,《大江大河2》剧组发布公告,称当前防控疫情是重中之重的任务,为了避免剧组工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