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不得以任何形式挤占体育课 确保每天锻炼时间
创始人
2025-10-17 09:02:46
0

中小学不得以任何形式挤占体育课,确保学生每天有足够的体育锻炼时间,这一政策旨在全面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体育课程不仅是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更是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公平竞争意识和坚韧不拔品质的重要途径。通过严格执行这一规定,可以有效防止学业压力过度挤压学生的运动时间,保障他们拥有充足的体育活动空间。

学校应当合理安排体育课与课外体育活动,确保学生每天至少有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这不仅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能帮助他们缓解学习压力,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同时,学校还应鼓励学生参与多样化的体育项目,如足球、篮球、游泳等,以满足不同兴趣爱好的需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通过这样的措施,我们能够为青少年创造一个更加健康、快乐的成长环境。



2月17日,北京市中小学开学第一天,北京市教委和北京市体育局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中小学体育工作的若干措施》,即“体育八条”,旨在加快补齐学校体育工作和学生体质健康短板,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

文件强调,不得以任何形式挤占体育课。“打造能出汗的体育课”是此次措施的重点。北京市小学和初中每天需安排一节体育课,高中每周需安排3-5节体育课。没有体育课的当天要安排不少于45分钟的体育锻炼。每节体育课应包括不少于10分钟的体能练习。此外,文件要求强化运动负荷监测,杜绝“说教课”和“不出汗”的体育课,防止教学内容碎片化、随意性。学校必须开齐开足体育课,杜绝“阴阳课表”。

除了课时要求外,“体育八条”还对体育课内容提出了新要求。小学和初中需将“三大球”至少一项纳入体育课必修内容,高中则需开设“三大球”模块教学。同时,积极推广冰雪运动,冰雪运动特色学校需将冰雪内容列入体育课进行教学。

文件还要求学校进行课内、课间、课后服务一体化设计,充分利用大课间和课后服务时间,组织学生开展不少于10个项目的轮换活动,确保义务教育阶段每名学生掌握至少两项运动技能。学校需落实大、小课间时长要求,鼓励学生离开座位、走出教室、走向户外。此外,北京市还将引导各中小学定期开展全员跑步活动,并根据场地条件、年级、季节制定不同的跑步距离,每年还需组织全员参加冬季长跑或春季接力跑活动。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 2020年1月19日,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了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在北京组织的出厂评审。目前...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湖北省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 据湖北省纪委监委消息:经湖北省纪委监委审查调查,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员、副主任吴美景丧失理想信念...
《大江大河2》剧组暂停拍摄工作... 搜狐娱乐讯 今天下午,《大江大河2》剧组发布公告,称当前防控疫情是重中之重的任务,为了避免剧组工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