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强行接管中企,并更换中方CEO后,荷兰“不打自招”:与美国无关
创始人
2025-10-15 16:11:25
0

曾经被称为“海上马车夫”的荷兰,最近在半导体领域重操旧业,不过这次不是运输货物,而是直接对中国企业“打劫”。9月30日,荷兰政府突然宣布冻结闻泰科技在荷兰的核心资产安世半导体,包括资产、业务和知识产权全被冻结,甚至连公司的高管职位都被剥夺。

这种明目张胆的行为,让人不禁想起十六世纪那个靠海上贸易发家的荷兰——只不过这一次,他们的手段更加现代化,也更加赤裸。荷兰政府这一系列操作堪称教科书式的资产掠夺。他们不仅冻结了安世半导体的所有资产,还把原本由中企高管担任的董事职位转交给所谓的“独立外籍人士”,并将公司99%的股份交由“指定人员”管理。这意味着拥有99%股权的闻泰科技只剩下分红的权利,完全失去了对公司的控制权。这不禁让人怀疑:荷兰政府什么时候成了安世半导体的实际控制人?

更耐人寻味的是时间点的选择。就在荷兰政府下手的前一天,也就是9月29日,特朗普政府发布了针对中企的出口管制穿透性规则,闻泰科技正好在清单之中。这种时间上的巧合,很难不让人联想到两国之间的配合。尽管荷兰经济事务部极力辩解说这是“纯属巧合”,并强调美国从未参与决策,但这种“此地无银三百两”的解释,反而更加证实了外界的猜测。

从表面看,荷兰政府声称这一行动是基于“国家安全担忧”和防止技术转移。但当我们深入分析,就会发现这背后隐藏着更为复杂的战略意图。安世半导体被中企收购后焕发出强劲活力,从2019年的全球第11名跃升至2024年的全球第3名,成为功率分立器件行业的佼佼者。这样一块肥肉,自然引起了各方的觊觎。

荷兰此次行动,不仅仅是为了配合美国的对华政策,更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考量。在欧盟竞争力理事会27个成员国共同签署强化欧洲半导体生态体系的联盟宣言之际,荷兰作为欧洲半导体联盟的牵头者,迫切需要展示自己的实力和决心。而夺取安世半导体的控制权,无疑是最直接的示威方式。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事件并非孤立发生。回顾近年来美国对华的科技遏制战略,从2018年开始,半导体就成为中美科技战的主战场。拜登政府扩展了特朗普时代的出口管制措施,不断向荷兰、日本等盟国施压,要求限制对华芯片设备出口。美国甚至直接施压荷兰的阿斯麦公司,威胁若不配合停止向中国出售先进光刻机,将禁止其使用任何含美技术的产品出口。

在这一背景下,荷兰的选择显得格外意味深长。他们既想配合美国的对华遏制战略,又不想独自承担后果,于是选择了这种“甩锅”方式——既讨好了美国,又试图将责任推给美国的出口管制新规,降低自己遭受中国反制的风险。

然而,荷兰政府似乎忽略了一个重要事实:中国早已不是任人宰割的弱国。2021年出台的《反外国制裁法》明确规定,中国有权对外国歧视性限制措施进行反制。荷兰这种明目张胆掠夺中企资产的行为,已经完全符合启动反制措施的条件。

这一事件也暴露出西方所谓的“契约精神”的双重标准。在俄乌冲突中,美国主导的“民主联盟”以“国家安全”为借口,任意冻结俄罗斯央行储备;如今,同样的戏码在半导体领域再次上演。西方长期标榜的“法治”和“契约自由”,在利益面前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荷兰在采取这一行动的同时,还怀揣着另一个目的:谋求中国稀土出口管制的豁免。这暴露了他们的矛盾心理:既想跟随美国遏制中国半导体发展,又担心失去中国的稀土供应。这种“既要又要”的心态,恰恰反映了当前国际政治的现实。

荷兰此次的行为,短期内可能会给中国半导体产业带来一些困扰,但长远来看,这反而会加速中国自主创新的步伐。历史已经多次证明,外部压力往往是中国技术突破的最佳催化剂。

对于荷兰而言,他们需要认真思考:紧跟美国步伐、甘当遏制中国的马前卒,是否符合自己的长远利益?在全球化日益深入的今天,任何试图与中国“脱钩”的行为,最终都将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愚蠢选择。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 2020年1月19日,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了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在北京组织的出厂评审。目前...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湖北省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 据湖北省纪委监委消息:经湖北省纪委监委审查调查,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员、副主任吴美景丧失理想信念...
《大江大河2》剧组暂停拍摄工作... 搜狐娱乐讯 今天下午,《大江大河2》剧组发布公告,称当前防控疫情是重中之重的任务,为了避免剧组工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