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以“集思汇智 攻坚破局”为主题的“光化学在化工与制药领域的应用及未来发展之路”产业论坛在武汉举行。作为“2025国际光化学技术与产业大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论坛汇聚了来自政府、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及投资界的百余位代表,共同探讨光化学技术推动化工与制药产业绿色转型的前沿趋势与产业化路径,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注入新动能。
论坛开幕环节,华中师范大学副校长李鸿飞致欢迎辞。他介绍,光化学作为前沿交叉学科,正有力驱动化工与制药领域的绿色变革。高校应积极发挥科技成果转化的“纽带”作用,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与“双碳”目标。华中师范大学将持续加强基础研究,攻关核心技术,深化“政产学研金服用”融合,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光化学人才基地与创新高地。
武汉化工区管委会副主任朱仕君作青山区专题推介。他表示,青山区拥有扎实的化工产业基础、完善的配套服务体系和专业化产业载体,是光化学技术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的优质承载区。他诚邀全球优秀项目落户青山,共同拓展技术应用场景,完善产业链布局,构建光化学产业生态。
在院士专家报告环节,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南方科技大学坪山生物医药研究院院长张绪穆系统介绍了光化学技术在生物医药行业的最新应用,为绿色合成药物产业的未来发展描绘了清晰蓝图。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副院长张福利认为,医药化工行业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多与氧化(还原)反应密切相关,并从反应机理、工艺优化等角度,阐释了精准化学对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革命性意义。武汉糖智药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王鹏结合产业实践,分享了化学发光技术在体外检测领域的应用案例,展现了光化学技术在体外诊断领域的产业化潜力。
论坛期间举行了武汉光化学技术研究院入驻项目签约仪式。武汉光化学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任友洲与多家企业代表共同签约,推动光化学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市场,深化产学研用协同创新。
圆桌对话环节由华中师范大学化学学院院长、武汉光化学技术研究院院长肖文精主持。与会嘉宾围绕“光化学及绿色制造在产业化中的应用与挑战”展开深入交流。糖智药业董事长王鹏认为科研应“以用为导向”;张绪穆院士分享了跨越“死亡之谷”的经验,介绍“从实验室到产业化需要既懂科学又懂工程的复合型团队”;张福利副院长提出精准化学涵盖物质、能量、生命周期、信息与监管五个核心维度,是实现药物绿色制造的系统性方法;浙江台州普渡智能装备有限公司董事长韦广海介绍,从“克级”实验到“吨级”量产的光化学装备工程放大是当前主要挑战之一;智化科技CEO夏宁表示,AI技术已在化合物合成路径预测、实验参数优化等环节落地应用,助力新药研发效率成倍提升。
企业分享环节,上海皓鸿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宪恕以“光催化连续流在企业中的应用案例”展示其在提升生产安全效率方面的成效;北京泊菲莱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欢介绍了国产大型光化学合成装备的探索与实践,为产业化提供关键装备支撑。
本次论坛搭建了光化学领域的高端交流平台,汇聚各方智慧,明确发展方向,推动共识落地。论坛的成功举办,将有助于持续深化光化学领域的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融合”,加速培育化工与制药产业新质生产力,为我国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开辟新路径、贡献新力量。(魏涵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