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泰科技突然公告,旗下核心半导体资产——安世半导体,被荷兰政府冻结了!更离谱的是,公司CEO张学政的职务被暂停,中资股权直接缩水到只剩“1股”。这事儿不仅让闻泰科技股价悬了,更让所有中资出海企业捏了把汗:半导体产业的“出海路”,怎么突然变得这么难?
一、“内外夹击”:荷兰政府和外籍高管为啥突然“动手”?
说起来,安世半导体可不是小公司。它的前身是荷兰恩智浦的标准产品部门,2019年被闻泰科技以200多亿收购,一度被当成“中资出海成功案例”。2024年,安世半导体营收高达147亿元,占了闻泰科技总营收的六分之一,妥妥的“现金奶牛”。
但转折点出现在9月30日。荷兰经济事务与气候政策部突然下了一道“冻结令”,要求安世半导体全球30多个分支机构“全面停摆”——资产不能动,知识产权不能转,连业务调整都得暂停,有效期整整一年。这相当于给这家半导体企业上了“枷锁”,未来一年啥战略动作都别想做。
更糟的是“内患”。几乎同时,安世半导体的三位外籍高管——首席法务官、首席财务官、首席运营官,突然联手把公司告上了荷兰企业法庭。他们的诉求很直接:暂停CEO张学政的职务,还要转让中资股权。
荷兰法院的效率高得吓人:7天就开庭、裁决一条龙。10月7日,法院宣布:张学政的所有职务被暂停,中资持股方裕成控股的股份被强制托管,只留1股当“象征”。同时,法院任命了一位“独立外籍董事”,给了他“决定性投票权”——简单说,现在安世半导体的决策权,跑到了一个陌生人手里。
二、“权力重构”:中资只剩1股,控制权真的没了?
荷兰法院的操作,简直是“教科书级”的控制权抢夺。咱们来划重点:
CEO被“踢出局”:张学政作为中资委派的代表,直接被暂停了执行董事、非执行董事等所有职务,一夜之间从“掌舵人”变成“局外人”。
股权被“象征性保留”:中资原本持有的股份被强制托管,只留1股,意思是“你还是股东,但说了不算”。
“外人”说了算:新任命的外籍董事有“决定性投票权”,公司大事小事,他拍板才算数。
法院说,这些措施要持续到“调查结束”,但“调查”啥时候结束?没人知道。这明摆着是“先把控制权抢过来再说”。
闻泰科技在公告里努力想稳住局面,说“经济收益权不受影响”,但也承认“决策链条变了,资源调配不灵活了”。说白了,赚钱的权利还在,但公司怎么管、钱怎么花,中资说了不算了。
三、中资企业的“海外生存难题”:法律和政治的“双重博弈”
面对这局面,闻泰科技的回应还算冷静:一边宣布“正在找国际律所想办法”,一边说10月13日股票复牌,不想让事件影响资本市场太久。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场仗不好打。
为啥?因为这根本不是“商业纠纷”,而是“法律+政治”的双重博弈。荷兰是全球半导体巨头ASML的老家,对半导体技术的“保护欲”极强。安世半导体虽然被中资收购,但核心技术、管理层都带着荷兰“基因”。荷兰政府和外籍高管的联动,说白了就是怕技术“外流”。
这事儿也给所有中资企业提了个醒:收购海外科技公司,“买下来”只是第一步,“管得住”才是真本事。尤其是半导体这种敏感领域,光靠钱不行,还得搞定当地的法律、政策,甚至管理层的信任。否则,哪怕营收再好,也可能一夜之间“失控”。
四、半导体博弈“新战场”:从“贸易战”到“规则战”
过去,我们总说全球半导体博弈是“贸易战”——比如美国制裁华为,限制芯片出口。但安世半导体事件告诉我们:现在的战场已经变了,开始打“规则战”“法律战”了。
荷兰的操作,相当于把“国家安全”和“公司治理”绑在了一起。外籍高管利用当地法律“夺权”,政府用行政命令“冻结资产”,一套组合拳下来,中资企业就算有理,也可能陷入“客场作战”的困境。
闻泰科技在公告里说“会采取一切行动维护权益”,但现实是:荷兰法院已经裁决,当地政府态度强硬,外籍高管手握“主场优势”。中资想要夺回控制权,恐怕得打一场漫长的跨国官司,费时费力不说,还得看荷兰法律和政治的“脸色”。
五、给中资企业的“警钟”:半导体出海,到底该咋走?
安世半导体的遭遇,不是个案。这几年,中资收购海外半导体企业的案例不少,但成功“消化”的不多。要么是被当地政府以“国家安全”为由否决,要么是收购后管理层“水土不服”,现在又多了“法律夺权”的新套路。
未来,中资企业想在半导体领域“出海”,恐怕得换个思路:
尾声:147亿资产冻结背后,是全球半导体产业的“新冷战”?
闻泰科技的股价10月13日就要复牌了,市场会怎么反应?安世半导体的控制权能不能拿回来?现在都还是未知数。但可以肯定的是,这场147亿资产的“冻结风波”,已经撕开了全球半导体博弈的新真相:
半导体产业早就不是单纯的“商业竞争”,而是国家间的“科技战略博弈”。荷兰政府的强硬、外籍高管的“倒戈”、法律工具的滥用,本质上都是为了争夺半导体产业链的“话语权”。
对中资企业来说,这既是危机,也是转机。只有看清这场博弈的本质,提前布局技术自主和风险防控,才能在越来越复杂的“出海路”上走得更稳。毕竟,147亿的资产冻结教训,太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