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扬张氏中医骨伤科疗法
张亮:指尖藏绝技 仁心续传承
张亮。
位于台江区广达路的张亮中医骨伤科诊所,两侧墙壁挂满了锦旗,无声诉说着这里的医者仁心。近日,记者采访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张氏中医骨伤科疗法第四代传承人张亮。
张亮出身医学世家,求学时毅然选择了医学道路。系统的现代医学教育,让他深入理解了人体结构的精密与疾病机制的复杂。之后,他跟随父亲刻苦钻研张氏中医骨伤科疗法。
“中医手法最重‘手感’,这种感觉难以言传,只有靠千百次的实践去体悟。”为掌握祖传手法,张亮反复练习按压与推拿,常至手指酸软;为学好骨折脱位的整复技艺,他仔细观察父亲的每一个动作,记录不同部位的复位技巧,再一遍遍实操验证。
行医20多年,张亮诊治的患者不计其数,其中不乏从外省专程赶来的患者。有一名手月骨脱位翻转的年轻患者,原本打算动手术,抱着一线希望来到诊所。经触诊快速判断伤势后,张亮运用家传整复手法,仅一分钟便为患者完成复位。“病人难以置信的欣喜,让我特别触动。有时一伸手就能解除他人的痛苦,这种成就感无可替代。”张亮说。
2021年,“张氏中医骨伤科疗法”入选第六批台江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这让张亮觉得重任在肩。“父亲将接力棒交给我,我不仅要传承,还要让这门技艺在新时代焕发生机。”张亮说。
如今,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等骨科问题日益年轻化。张亮在坚持古法的基础上,融入现代医学理念,创新推出小针刀、刃针、钩针等特色针法。“这些方法能精准松解粘连组织,尤其擅长处理慢性劳损引起的疼痛。”张亮说。
张亮还致力于医学科普,常向患者和家属讲解骨科疾病的成因、疗法与日常养护,希望大家意识到骨伤问题不只源于跌打损伤,不良姿势与长期劳损同样不可忽视。“治病不如防病。让更多人掌握保健知识,才能真正从源头上减少病痛。”张亮表示。(记者 林舒颖/文 叶诚/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