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红餐网 (ID:hongcan18),作者:陈勇
今天我分享的主题叫《精益连锁管理:战略到执行的落地之道》。
01、大多数连锁餐饮企业的精益都做错了
精益是什么?我觉得,大多数连锁餐饮企业的精益都做错了。很多连锁企业在做精益的时候有一些误区。
误区一:精益就等于精细化吗?曾经有一个火锅品牌的老板跟我说,“我们的标准管理的颗粒度足够细。”他们给顾客的汤里面放多少粒葱花都规定得非常清楚。这根本就没有道理。
误区二:精益就是抠成本吗?我觉得不一定的,如果是顾客需要的东西,你去抠成本,这就是大错特错。
误区三:精益就等于5S摆整齐吗?有很多企业做5S(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就是在浪费钱。像这家企业还把抹布进行编号。我说你们家采购蛮惨的,活生生多出几十个SKU。5S最重要的就两个点:安全和方便员工操作。但是很多企业把5S做成了贴标签、摆整齐,其实这是巨大的浪费。
误区四:标准化就等于僵化吗?曾经有一位餐饮老板要丢掉麦肯的体系,我说你丢掉麦肯的体系是对的,不是每个企业都适合麦肯的体系。但是你没有办法丢掉标准化,很多企业的标准化僵化了。大家都成立稽核小组,天天到门店进行“飞行检查”,检查以后排名,排名好的发奖金,排名差的就开始末位淘汰。这其实是错的,精益认为标准不能落地是制定标准的人的责任,我们应该要想办法优化流程和工具,方便门店落地标准。
精益很厉害,精益让丰田成了世界第一,但精益不是万能的。
丰田最早是一个做纺织机器的公司,1937年开始造汽车,造的车很差,但是30年后造的车能够卖到美国去。丰田上一个财年营业利润达到4.8万亿日元,现金储备是8.98万亿日元。很多人说丰田汽车在中国卖得不行了,的确,它在中国市场遇到了本土汽车企业的挑战。但我看到一个数据,丰田去年投入研究新能源汽车的费用是300亿人民币,这是比亚迪全年的利润,它在慢慢做。
我曾经跟喜茶的创始人聊天,我说“每个餐饮企业就像一列火车,火车头是品牌,车厢里是你的产品,管理是你的铁轨,只有当你把这三件事情做好的时候,这个企业才是个优秀的企业”。
很可惜,过去二三十年里,很多品牌可能踩中了风口发展得很好,但没有重视管理,反而着急攻城略地。
02、精益是以最少的资源,为顾客创造最大的价值
接下来,我给大家分享一些精益管理的工具和方法。
大家要记住的第一句话就是“精益是以最少的资源为顾客创造最大的价值”。
这件事情不是每一个企业都想得清楚的,我过去十年到处去参观学习,看到很多企业走偏了。比如我曾经看到过一个做快餐的企业学习海底捞的服务,这个逻辑完全不通。你去快餐厅需要这么好的服务吗?所以我们要思考清楚客户是谁。
很多企业开始学精益的时候,就学各种名词。学丰田的老师就整理了一个“丰田精益屋”,里面有很多名词,比如标准化作业、人机分离等。很多企业都学了,最后成功的很少。
一位在丰田工作了十年的前辈曾说:“大家学精益都学错方向了,学精益不能只学工具,因为学工具学的是术,你要去学习这个企业背后的那些方法道理。”
我觉得这个精益的模型非常好,我把它拆解成了七个步骤。
第一步,定义顾客价值。给大家讲讲皮爷咖啡的故事,皮爷咖啡中国第一家店开在上海东湖路,这家店的吧台是天然大理石,这种高端的材质上万甚至接近2万/米,但是天然石材易碎,而且容易被污染。
举这个例子是想说,企业不要浪费钱,经营好的时候积累更多资金,才更容易穿越周期。
这是精益教给我们的第一件事情,顾客是最重要的,企业该花钱的花,不该花的不要花。顾客愿意买单就是有价值的,不买单就是浪费。
第二步:构建高效的日常管理体系。很多企业都想着,今天能不能有个联名,搞一个好的活动,然后一夜暴富,但是企业经营实际上就像两口子过日子,日常才是最重要的。日常怎么做呢?首先要想清楚三年规划,你的客户是谁?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企业?
然后想清楚如何衡量企业经营管理的状态,即方针管理。方针管理就是把衡量企业组织健康状态的各项指标和方法找出来。但是小心一点,很多企业一谈到衡量的指标就想到绩效考核,方针管理不是绩效考核,它是要衡量企业健不健康。
有了评价体系以后,要做一个可视化报表。我经常跟服务的企业讲,半年时间让财务、IT、人事和公司的总经办一起合作,把公司的管理报表可视化,所有业务部门的人不允许做报表,只允许看报表。当你把这个报表体系做好之后,会议、管理都会很高效。
通过报表发现企业有问题怎么办?大家都学过PDCA(计划、执行、检查、处理),比如丰田版本的PDCA就是要求在一页A3纸上把问题说清楚。PDCA梳理完了之后,上级一定要辅导下级。
最后一定要做一件事情——开会。让会议更高效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你的报表要可视化。第二是要分清楚每日、每周、每月开的是什么会。
比如LINLEE林里手打柠檬茶,我三年前跟他们开会的时候,周会开一天,开着开着就跑题了。他们有个新店设备没有及时到,三个部门就开始讨论为什么没有及时到,全公司都在听他们唠唠叨叨。最后我说,“这不是例会该谈的事情,你们三个人开个会,开完之后跟总经办报告一下结论是什么。”
所以把PDCA闭环做好了以后,左边暴露问题,右边解决问题,然后再维持改善的成果,这就是一个日常的管理。日常的管理是比较枯燥的一件事情,但是如果你坚持做一年,你的公司可能会变一个模样。
LINLEE林里手打柠檬茶因为踩中了柠檬茶的赛道的风口,企业飞速发展,开店很快,团队一下子到200多人,天天开会,每天都在加班。但是这样坚持改善开会一年后,创始人说:“布老师感谢你,我休假去了。”
日常管理是最基本的,那健康指数应该怎么做?比如开店,星巴克曾经只有一个KPI,就是把年底之前开了多少家店作为指标,考核完成后就给奖金。但后来我们发现这样会出问题,有时候开发拓展部为了开店不管后果。如果公司不只把开店作为指标,而是把开店的成功率、投资回报率这些指标都算上,然后再进行观察、复盘,管理就会更全面。
再比如开店的投资回报率,一般商场租一个铺面是3年,如果你的投资回报周期不能在18个月以内,这家店就不应该开。
开店还有一个指标叫“年度开店的营业周数”。为什么有这个指标?因为企业要开店,但可能年初开不出店,到年底为了完成目标疯狂开店,这是有问题的。这就是精益讲的“不均衡,其实是一种浪费”。“年度开店的营业周数”这个指标就是用来平衡开店速度的。
有人说,要把绩效目标拆解到每个人,不能量化指标的部门就应该解散,这种话你们千万不要相信。财务、人力资源、培训部门怎么弄量化指标?培训课程是成本最高的人才发展项目,你们能不上课就尽量不要上课,上完课之后一定要有行动。
很多部门要用项目的可视化去衡量。一个公司级的重要项目是什么?着眼于未来我要做什么?比如2011年我在星巴克中国负责培训的时候,宣布星巴克中国要在2015年开1500家店。我当时去找总裁、副总裁问,开这么多店,请问对于培训部有什么要求?你们期望我们做什么?
当时他们就跟我说了两件事情:第一,这1000多个店长哪里来?因为星巴克中国基本上没有外聘员工,大部分都要自己培养。第二,如何保证企业文化不被稀释?所以我就围绕着这两件事情去做。
日常管理的方针管理目标就像体检报告一样的,是拿来判断企业状态的。
03、任何现状都至少有50%的改善空间
第三步,持续开展改善活动,这个时候就要消除浪费。大家可以看这八大浪费,稍微讲一下其中两个。一个是右上角的“未利用”,比如空间、设备等东西,闲置就是一种未利用。我们认为,很多企业最大的“未利用”是团队的人没有用好。
还有右下角的“过度处理”,就是顾客并不需要这么多颗粒度。举个例子,火锅有客单价80元、150元,还有500元的,这些火锅的出品的摆盘不一样。如果只是客单价80元的火锅,你的顾客在意的是什么?你摆盘再漂亮都没有意义,不如多给顾客一片毛肚。但是很多企业会过度处理这件事情,大家被工匠精神迷惑了,倒也不是说不尊重工匠精神,该尊重一定要尊重,但别走错。
我们天天讲提高人效,坊间特别流行一句话“3个人干5个人的活,拿4个人的钱”。但真正好的管理不是这样做的。精益提倡的是“消除浪费”,让5个人的活3个人不加班均衡稳定地干下来,至于给不给4个人的钱,是公司决定的事情。
比如姐弟俩土豆粉,以前它的工厂里一条生产线10个人,一个班产280件。我们花了两个月时间班产实现了翻倍,人数也没有增加,也没有加班,我们只是消除了浪费。这个时候,是不是一定要把节省出来的钱拿去发掉?不一定,如果你给的工资是符合市场的,就可以把钱存下来应对危机。
企业就是要不断地消除浪费。这里必须要谈到5S,产品研发才是5S的源头,所以产品研发要想清楚,企业的产品在门店怎么样去操作是最方便的。
还有一个部门很重要——供应链,比如送货的频率是多少?包装的规格是多少?姐弟俩土豆粉原来送辣椒油是一箱四桶。我问门店小伙伴,“这一桶要用多久?”他说,“陈老师一桶要用一周多,一次进四桶要用差不多1个月。”后来,姐弟俩土豆粉改成一桶一桶地定辣椒油。
供应链解决以后,我们就盯上了营建工程部,研究怎么帮门店设计所有货架、陈列等。因为姐弟俩土豆粉在郑州的门店很密集,它们每天、每周都送货,这样门店就不需要做5S了,因为货物很少,摆整齐就行了。每天配送后,仓库也不需要很大,可以拆了做经营。
人效也是一样的,姐弟俩土豆粉通过调整,可能没有降低人工成本,但是走向了合规化,做到了全公司“做五休二”,这是很多企业做不到的。
后来,姐弟俩土豆粉也去做了精益工厂。这里面,我建议大家要关注库存周转率,大部分企业的库存周转率在20天左右,甚至还有30天的。但如果你能够通过精益,让库存周转率快一倍,你的库存、仓库等效率都会提高。比如丰田雷克萨斯,它在北美最良好运行状态下,库存周转是两小时一次。
第四步,建立标准化的体系,标准化不是拿来考核的,标准不能落地是制定标准的人的责任。星巴克创始人霍华德·舒尔茨说过“1000家店是把好的1家店开1000次,而不是开1000家店!”
所以企业一定要做标准化,大部分企业做标准化最大的问题是缺乏管理标准。企业要靠金牌店长来培养店长,如果靠金牌店长课程来培养店长的企业是组织的无能。因为你要靠管理标准来培养店长,你要有单店管理、多店管理、分公司管理的标准,才能够成为一个优秀的连锁企业。
而且标准化一定要目录化,要把标准详尽地列出来。其实,标准化的最佳呈现方法不是视频,而是图文结合,就像宜家家居,它的安装说明是没有视频的。
第五步,人才发展和团队复制。企业做好人才培养,第一是要有“阶梯培养”逻辑。第二,针对每一个学员,他的师父、考核负责人都要有一个体系。企业要有一个完整的内部的教练制度,再加上管理制度,人才才能培养出来。
第六步,精益领导力与管理机制。领导的绩效管理是辅导下属而不是钱,真正的领导是人性尊重、持续改善、现地现物。人性尊重就是接受每一个真实的人,人都会犯错误,你要努力去让他少犯错误,让他能够做好工作;持续改善,任何现状都至少有50%的改善空间,不要设限制;现地现物就是一定要去现场,现场有神灵。
第七步,精益企业文化和价值观。企业文化是员工未被监督下的行为,企业文化最后是靠你的管理制度呈现出来的,不是让员工背诵出来、不是考核出来、更不是宣传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