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卖什么”不重要
创始人
2025-10-09 19:45:59
0

新手创业的迷思:我的产品好,就会有人来买。


对待这类定义不明、含糊不清的高谈阔论,当然可以说它“在某种程度上是正确的”,但这等于放了一个不响也不臭的屁——其实啥也没说。


什么叫“产品好”?客户的购买行为和“产品好”之间有没有隐藏起来的因果关系?


第一个问题,“产品好不好”只能让客户个体来评价。这是一个统计指标,不是一个产品的属性。


比如有的人喜欢华为,有的人喜欢苹果,还有的人喜欢诺基亚。在每一个喜欢的人眼里,它们都是“好产品”。这和这些手机的外观、零件、功能等没有任何直接的关系。老人机照样有人喜欢。


哪些用户喜欢哪些手机,和这些品牌的市场占有率也没有直接关系。和销量有关系,但是和是否能持续生存和盈利也没有任何关系。前者讲的是市场竞争,后者讲的是经营成本。


第二个问题,用户“喜欢”产品的确会触发购买行为,但是客户真正在脑子里潜意识中购买的,是一个产品承诺给用户的、用户欲求的未来情感体验。


从脑科学来看,一个人的行为是怎么产生的?有两个重要事实:


1. 杏仁核比理性思考的大脑皮层先接受到信息输入,抽调出相关的情绪记忆之后再传给大脑皮层进行“思考”。这是自洽的思考,也就是说如果抽取出来的是恐惧的回忆,那么大脑皮层会自动编织一个规避曾经历过的恐惧的未来的场景,此时形成一个未来预期。


2. 大脑皮层把已经编织好的未来预期发送到中脑的被盖区域,在那里生产出多巴胺。多巴胺驱动行为的启动,把预期变为现实。


所以:


1. “理性是情感的奴隶”。虽然决策名义上是人脑由上到下做出并下发的。但是谁控制了信息的源头、信息的解读权,谁才是真正的幕后黑手。


2. 大脑自动编织的对未来的预期,是很容易通过精心设计传入什么样的信息,用以唤醒特定的情绪记忆,从而来操控人类行为的。


所以,“产品好,客户就会买”的潜在因果是:产品的营销信息勾起了用户过去对于某种情景的恐惧碎片,或者唤起了对某种情景的美好体验碎片。产品的承诺诱导大脑把这些碎片,编织成一个只要购买了产品就能够实现的、虚构的未来情绪场景。


试着想想下面这些产品,你是否心动:


  • 全能家务型的人形机器人


  • 24 小时全自动自主编程写 app 的 AI Agent


  • 一天一粒就能降体脂到 10% 的科技减肥药


不管是否有现成产品,先去尝试什么样的故事能够勾起用户的情绪,然后再弄产品出来。这就是软件创业先弄个 landing page,写个宏大的愿景在官网上,然后再搞个 waiting list 的玩法。


然而,更加猛的是,甚至只要靠操纵用户情绪,就能把成本很低、甚至免费的东西卖出很高的价格。


比较典型的就是卖课,所谓的知识付费。这玩意儿至少火了十年了,现在也大有人在通过卖课实现财富自由。很多知识其实只要花点功夫都是免费的,至少没有那么贵。


人们买课的唯一原因就是:期待自己成为那种掌握了所卖课的知识和技能的人。这是一种对身份的欲求,这个层次高于对体验的欲求、对场景的欲求、对所有权的欲求。所以这个行业的韭菜割起来就比其他行业更猛。


营销领域的 golden circle 法则说,介绍产品的时候,what 是最基础的,how 更好,why 才是制胜的核心。


举一些例子:


  • AI agent 保证让你变成一个那种干活又快又好又聪明,被同学、同事羡慕,被老师、领导表扬的人。代表:youtube上经常看到的广告 Motion 这个app。


  • Base44: 保证让你成为一个快速高效的想法实现者,一个一直想要成为但是被编程所阻碍的勇敢的创业尝试者。


  • 增强型复合维生素补给:保证让你成为一个精力充沛,获得伴侣的肯定,工作上游刃有余,生活尽在掌握中的自我效能感爆棚的人。


  • 肾宝片(“他好,我也好”):保证让你重振雄风。


  • 苹果 macbook:保证让你成为一个想干什么就能放手去干,效率超群,创意不会被生产力工具制约的自由高效能人士。


  • 零糖酸奶:保证让你成为一个那种你羡慕的自律的、身材和精神都超好的人。


对于身份(identity)的追求,给予了人们无限的想象。


所以创业“卖什么”不重要。


“卖什么”重要的时候,是考虑复购的时候,因为客户需要满足感才会重复产生欲求期待。


“卖什么”重要的时候,是当 idea 的抄袭成本很高、原材料的渠道非常稀缺的时候。但是当我们看到电商平台这么卷,同个单品有一大堆链接都看起来几乎一模一样,软件创业不一会儿就被抄袭的时候,我们就基本可以知道,现在是个生产力过剩的时代了。


当下的时代,是生产力过剩的时代,也是一个编织欲望的时代。(inception of desire)说得难听一点,就是“骗”人。基本需求都满足了,功能创新不再让人兴奋了。就算有,很快就能抄袭、复制。现在人们需要一个一个许诺美好明天的神话来刺激日益麻木的神经,用来逃避自由。


不过,我想额外说的一点是:为了不让商业社会变成一个充斥着“纯粹谎言”的世界,至少有一条准则创业做生意的人都应该遵守——自己要相信


没有绝对的真相,真相都是有角度的。有的人相信炸鸡排能给人带来快乐,有的人相信只有低油低盐才能让身心健康。这都可以。只要卖鸡排的人自己也吃得不亦乐乎,卖沙拉的人自己也天天都吃。虽然视角冲突,但是大家是自由的,且真诚的(authentic)。


真诚 authenticity 保证了所售卖产品不论效果好坏,都能反馈到商家自己身上。


贩毒的人自己不吸毒。这种就是卖的东西自己都不用,卖的未来自己都不相信。这就是纯粹的骗人。


我不认同“只要有人相信就行”这种说法。靠这种策略去卖的东西,迟早会变成诈骗、犯罪。因为每个人的知识水平是不同的。只要你想,你总能愚弄到比你拥有更少知识的人。如果靠这种策略去经营,那么在这个世界里扩散的就是愚昧和邪恶。


这也就是我在说:那些故意割韭菜的人,吃相真难看!还有那些明知故犯,赋能不健康生活、邪恶欲求的生意,都该受到审判。不是因为他赚了多少钱,而是因为他散播了愚昧和邪恶。


与之相反的,自媒体广告和带货为什么这么火。博主亲身实践的故事本身就已经是一个非常生动、可期待的、还可靠的未来场景了。如果“人设”和所卖产品是强相关的,那么这个 IP 就是最具有商业价值的资产,因为它向粉丝生动展示了自己期待成为的样子。


在一个产能过剩的时代,最具商业价值的环节是编织对未来身份的渴望;而最具有说服力的生动编织,是售卖者自己的先锋行为。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一个人类的思考,作者:杨懿宸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 2020年1月19日,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了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在北京组织的出厂评审。目前...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湖北省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 据湖北省纪委监委消息:经湖北省纪委监委审查调查,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员、副主任吴美景丧失理想信念...
《大江大河2》剧组暂停拍摄工作... 搜狐娱乐讯 今天下午,《大江大河2》剧组发布公告,称当前防控疫情是重中之重的任务,为了避免剧组工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