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7日,存储模组厂商威刚科技公布了9月营收快报,受益于存储市场旺盛的需求及涨价趋势,威刚当月合并营收金额达新台币52.44亿元,环比增长5.24%,同比暴涨超61.18%,创近19年来单月新高。
在威刚的9月营收当中,DRAM 营收贡献达54.02%,SSD 比重为27.85%,存储卡、随身硬盘与其他产品占比18.13%。
威刚2025年第三季合并营收也达到了新台币144.88亿元,同比大涨55.19%,环比增长13.33%,创历史单季次高,较第二季也增加。
累计,2025年前三季合并营收达新台币371.73亿元,同比增长22.9%,全年营收有望改写历史新高。其中,DRAM 营收占比为59.62%,SSD占比为27.25%,存储卡、随身硬盘与其他产品占比13.13%。
而威刚第三季业绩的同比大涨,主要得益于今年下半年以来DRAM、NAND Flash市场需求的旺盛以及合约价格的持续上涨。
从整个存储市场来看,由于人工智能的持续火爆,带动大规模的数据中心建设,引发了对于大容量且高性能的DRAM(包括HBM)和NAND Flash的需求高速增长。
10月1日,人工智能(AI)技术大厂OpenAI就分别与三星和SK海力士签署了合作协议,这两大韩国存储芯片厂商将为OpenAI预期高达每月 90 万片 DRAM晶圆和HBM晶圆的需求保障供应。
而目前三星只有约60万片/月的DRAM产能,SK海力士也只有约50万片/月的DRAM产能。显然,这当中还有着很大的产能需求的缺口。
而对于上游存储芯片原厂来说,他们更愿意将产能放到利润更丰厚的数据中心产品上(比如三星、SK海力士、美光这三大原厂都在逐步退出DDR4市场,增加HBM的产能),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对于消费类电子等市场需求造成了排挤,又加剧了这部分市场的供需矛盾。
根据供应链消息显示,9月初,SanDisk已宣布将NAND Flash报价上调10%。
随后,美光也通知客户,对包括DDR4、DDR5、LPDDR4、LPDDR5等内存产品全部停止报价,且相关产品价格可能调涨20%-30%;
三星近期也被曝已通知大客户今年第四季度DRAM类的LPDDR4X、LPDDR5/5X的协议价格预计上涨15%-30%以上。NAND类eMMC/UFS协议价格预计涨幅5%-10%。而将逐步停产的DDR4相关产品的2026年产能预计只有2025年的20%。
同样受益于AI需求所带来的增长,目前大容量HDD(机械硬盘)的交期也几乎已排到了一年后。
展望后市,威刚董事长陈立白表示,2025年第四季才是存储大多头的起点,也是存储严重缺货的开始,2026年产业繁荣的景气度可期。特别是在AI 军备竞赛的快速扩张下,全球大型云端服务供应商(CSP)的刚性需求不仅让未来DRAM、NAND Flash 合约价续扬走强,也敲开了2026年存储产业高景气度的大门。
陈立白也指出,自8月下旬开始即感受到存储市场快速翻转,全球大型CSP 对2026年的存储需求量远高于预期,并提前下单巩固明年货源,使得上游原厂相继传出暂停报价并重新审视现有产能配置,陆续释出立即涨价的信息。加上目前正值AI 应用模型从训练走向推理,AI 服务器规模高速扩增,使得原本应用于PC 及手机等系列产品的传统存储产能遭到强大排挤,供货已明显缩减。威刚看好2026年全年存储产业都将处于供货吃紧,价格持续上升的强势格局。
编辑:芯智讯-浪客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