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国家一级演员 规范表述引热议
创始人
2025-10-05 18:01:44
0

“又见国家一级演员”这一话题在社交媒体上引发热议,主要源于公众对于演艺界演员职称评定的关注与讨论。国家一级演员是中国文艺界的一种高级职称,代表了表演艺术领域的卓越成就和专业水平。然而,关于如何评定这一职称,以及哪些因素应该被纳入考量标准,社会上存在不同的声音。

支持者认为,国家一级演员的称号是对演员长期努力和杰出贡献的认可,有助于提升整个行业的专业水准和社会地位。反对者则担心,职称评定可能过于注重资历而非实际表演能力,甚至可能产生不公平现象,影响行业内的良性竞争和发展。

此次热议反映了公众对文化艺术领域内公平性、透明度以及评价体系完善性的期待。在讨论中,人们也提出了多种改革建议,包括增加评审过程的公开性和透明度,强化对年轻艺术家的支持与培养等,旨在构建一个更加公正合理的评价机制。这不仅是对当前问题的反思,更是对未来文艺事业健康发展的积极探索。



近日,一些标题如《痛悼!国家一级演员逝世》《突发讣告!国家一级演员逝世》《国家一级演员,被查!》频繁出现在公众视野中,引发人们对于“国家一级演员”这一表述是否规范的质疑。

2月14日,文化和旅游部针对其官方网站上转发的一条内容使用“国家一级演员”的表述作出回应:经调查核实,该表述确属不规范,现已进行修改。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文化和旅游部联合发布的《关于深化艺术专业人员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以及《艺术专业人员职称评价基本标准》,演员职称分为四级,其中“一级演员”为正高级职称。

此前,文化和旅游部及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公示的高级职称评审结果显示,艺术系列的正高职称包括“一级演员”“一级编剧”“一级指挥”“一级导演(编导)”“一级文学创作”“一级美术师”“一级演奏员”“一级录音师”等,均未冠以“国家”二字。一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的相关人士也表示,各地职称评审评出的“一级演员”等艺术系列正高职称,在公示信息和最终出具的文件、证书中都没有冠以“国家”。

艺术领域的专家指出,有“国家”二字和没有“国家”二字是不一样的,加上“国家”二字显得更加“高大上”,这背后反映出严重的功利思想和心态浮躁。2月9日,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刊发的文章《又见“国家一级演员”,国家之名不可滥用》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并被多个媒体平台转发。

网民在留言中呼吁,应遏制谬误流传,制止职称滥用“国家”二字的现象。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 2020年1月19日,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了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在北京组织的出厂评审。目前...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湖北省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 据湖北省纪委监委消息:经湖北省纪委监委审查调查,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员、副主任吴美景丧失理想信念...
《大江大河2》剧组暂停拍摄工作... 搜狐娱乐讯 今天下午,《大江大河2》剧组发布公告,称当前防控疫情是重中之重的任务,为了避免剧组工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