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谁在狂买美债?不到6万人口,却一年买入1160亿美元,哪来那么多钱?
创始人
2025-10-03 19:33:26
0

关于“美债是否仍是最佳稳妥金融资产”的争论,国内网络空间呈现出鲜明的两极化态势。要厘清争议需跳出非黑即白的思维框架,可观察各国央行及机构的实际资金流向,这些掌握更全面信息的决策者用真金白银投出的“信任票”,往往比民间讨论更具参考价值。

据官方数据披露,2024年6月至2025年6月期间,外国主体持有的美国国债总额从8.3万亿美元攀升至9.13万亿美元,净增加规模达8300亿美元。

这一数据直观反映出,尽管市场存在对美债风险的担忧,但全球多数经济体并未大规模减持,反而呈现出净增持态势。这种“用脚投票”的结果,从侧面印证了美债在全球金融体系中仍占据核心地位。

不过,具体到不同国家或地区,对美债的态度存在显著分化。

中国在此期间减持了部分美债,2024年6月中国持有美债规模为7.8万亿美元,至2025年6月降至7.56万亿美元,减持规模达2400亿美元。这种调整既反映了对资产配置多元化的战略考量,也与全球地缘政治格局变动密切相关。

在增持方面,全球前十大美债增持主体的数据颇具启示性。2024年6月至2025年6月,开曼群岛、比利时、英国分列增持榜前三位,增持规模均超1000亿美元,其中开曼群岛以1160亿美元的净买入额居首,这一数字甚至超过德国持有的全部美债总量。

作为英国海外领地,开曼群岛仅6万人口,却能成为美债“超级买家”,其背后逻辑值得深究。

开曼群岛的特殊性在于其离岸金融中心定位。该岛以金融服务业和旅游业为支柱产业,凭借低税率、保密性高等优势,吸引了全球大量对冲基金、跨国企业在此注册投资机构。

当这些机构以开曼群岛为注册地购买美债时,从资金来源地统计口径看,购债行为会被计入开曼群岛名下,但实际持有者却是来自世界各地的投资者,包括部分中资机构。

这种“资金中转站”特性,使得开曼群岛的美债持有量更多反映的是全球资本流动路径,而非单一经济体的真实需求。

类似情况也存在于比利时、卢森堡、爱尔兰等欧洲国家。这些国家同样因离岸金融中心属性成为全球资本配置美债的重要节点,如比利时作为欧元区核心成员国,其美债增持既包含本土机构投资,也涵盖通过其金融体系流转的跨国资本。

这种“账户式”持有模式,使得美债的实际控制权分散在全球投资者手中,而统计数据呈现的“国家持有量”更多是技术性归类结果。

美债的“多面性”特征由此显现:它既是各国央行储备管理的核心工具,也是跨国资本避险保值的重要载体,同时还是地缘政治博弈中的筹码。俄罗斯因政治制裁选择“去美元化”,而离岸金融中心则因资本中转需求持续增持,这些看似矛盾的行为,实则共同构成了美债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的复杂生态。

美元作为全球主要结算货币的垄断地位、美国国债市场的深度与流动性、美国经济基底的相对稳健性,以及美债在资产组合中的“压舱石”作用,共同决定了美债具有较强的吸引力。但与此同时,美国也面临着美国财政赤字扩大、通胀波动、地缘政治风险上升等挑战。

各国决策者正是基于对这些因素的动态评估,结合自身经济结构、战略目标与市场环境,作出增减持选择。这种分化本身,恰恰印证了美债角色已从单一的“无风险资产”演变为多维度的战略工具。

唯有结合具体国情、市场周期与风险偏好进行客观分析,才能真正理解各国美债策略背后的深层逻辑,而非简单套用非黑即白的判断标准。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欢迎关注、点赞,您的支持是对原创最好的鼓励!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 2020年1月19日,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了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在北京组织的出厂评审。目前...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湖北省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 据湖北省纪委监委消息:经湖北省纪委监委审查调查,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员、副主任吴美景丧失理想信念...
《大江大河2》剧组暂停拍摄工作... 搜狐娱乐讯 今天下午,《大江大河2》剧组发布公告,称当前防控疫情是重中之重的任务,为了避免剧组工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