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应急管理局为了优化营商环境,采取了一系列实际措施来加强行政检查和提升安全意识。首先,他们制定了更加明确和细化的检查标准与流程,确保每一次检查都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此举不仅提高了检查效率,也减少了不必要的干扰,为企业提供了更加透明和公平的竞争环境。
其次,该局通过举办各类培训会、研讨会等形式,增强企业负责人的安全意识和应急管理能力。通过案例分析、经验分享等方式,让企业深入了解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从而在日常运营中更加注重细节,预防潜在的安全隐患。
此外,市应急管理局还建立了快速响应机制,对于企业的合理诉求和紧急情况能够迅速反应,提供必要的支持与帮助。这种积极主动的服务态度,进一步增强了企业的信心,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健康发展。
总之,通过这些具体措施,市应急管理局不仅提升了自身的监管效能,也为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做出了积极贡献。
本报讯 (记者俞慧娟)记者昨天从市应急管理局获悉,该局出台2025年“营商环境提升年”实施方案,在监管执法、为企解忧、安全能力提升等方面制定10项举措,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护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在监管执法方面,进一步持续规范涉企行政检查行为,明确强化计划管理、规范检查程序、改进检查方式。推行“预警式”行政检查,创新“扫码入企”检查方式,压减涉企检查频次。持续对重点企业开展“线上预警监测+线下精准执法”,推广“不见面”非现场执法,做到“无事不扰、违法必查”。做实包容审慎监管,对符合《清单》规定情形的安全生产违法行为,依法作出不予处罚的决定。
在为企解忧方面,提供“邀约式”法治体检服务,通过“企业下单、部门接单”,为企业提供个性化解决方案。创新开展“车间课堂”教学服务,推行“监管人员+行业专家”指导模式,实现“监管一家、教育一片”。加强社会化服务机构监管,充分运用网络信息技术手段,提升社会化服务机构监管的科学性和精准性。
在安全意识和能力提升方面,大力开展安全培训和教育活动。全年开展安全宣传“五进”活动1100场次,组织开展基层综合演练4000场次,为城镇残疾人、80周岁以上老年人、留守儿童等脆弱人群发放应急包1万套。针对金属熔融、粉尘爆炸等五类重点工贸企业,联合市人社局开展工伤预防能力提升培训。对相关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开展业务知识和救援技能培训,举办技能竞赛,并给予专项资金补助,进一步增强应急救援队伍实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