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聘30名刑释人员,胖东来图什么?
创始人
2025-09-26 20:44:42
0

于东来,又干了件大事。


上个月,胖东来宣布招聘20名刑满释放人员(以下简称“刑释人员”),在社媒上炸开了锅。


而前几天,30名参与面试的刑释人员全部被录用,这一举动再次将胖东来和于东来本人推至舆论中心。


有人质疑:为什么要冒这样的风险?不怕品牌形象受损?


在面试现场于东来直接说:“你们已经为过去付出了代价,不用觉得低人一等,好好干!”


此外于东来更是强调:“此次招聘‘刑释人员’,是基于人性的善良和美好,希望各个群体的人们都能够得到社会的尊重和关爱,能让每个人有尊严地生活!”



言辞背后,是胖东来一整套周密的配套措施:专门设计的面试题目、为期六个月的“双向选择”试用期、系统的职业培训规划,以及年度额度高达千万元的就业创业基金……这一切都表明,胖东来的决定并非一时冲动,而是经过了深思熟虑。


更深远的是,胖东来计划“先接纳中轻度犯罪的刑释人员,再逐步向中重度犯罪类型适度开放”。由此看出,企业担当之外,胖东来更在社会层面传递出强烈的包容信号——不让任何一个人被过去永远定义。


也正如《人民日报》发文点赞于东来说:一个温暖包容的社会,很重要的一点是,尽可能帮助“跌倒的人生”重新出发。


于东来:从黑暗中走来


8月10日,胖东来便曾公开表示,期望社会能尊重和关爱每一个群体。此次招聘刑满释放人员也正是对这份宣言的又一次实践。


当然,对于这次的实践,很多人觉得还是又一次打破了自己对胖东来的认知,但其实了解过于东来的人生经历就不会觉得讶异了。


胖东来创始人于东来,一直以来都被视为极具社会责任感、怀揣大爱的企业家。这样的标签,并非凭空而来,而是源于他跌宕起伏的人生轨迹。


于东来只读过七年书,早年为了生计,倒卖过电影票、卖过花生冰棍。26岁那年,他因倒卖烟酒两度入狱,并背负了30万元的巨额债务。出狱后,他尝尽世态炎凉,却并未沉沦。从借钱开矿洞、经营糖烟酒小店,到创立胖东来,期间甚至遭遇过地头蛇纵火烧毁家产的致命打击,但他一次次从废墟中站起。


正是这些在黑暗中挣扎的经历,让他格外懂得“一只手”的力量。


当他终于有能力时,他选择了像当年那些曾向他伸出援手的人一样,用“真心换真心”,给那些走过弯路的人一个重生的机会。


如他在《胖东来,你要怎么学?》一书的序言中所写:“我的事业目标从只为个人生存,发展到帮助他人、造福他人、造福社会;探索方向也从物质追求转变为满足精神需求。”


因此,在当地就业部门提出合作意向后,于东来的欣然应允,便显得顺理成章。


争议何来?


尽管善意明确,争议却未停息。


支持者认为,这为刑释人员提供了至关重要的“生路”,有效降低了再犯罪率,是实实在在的善举。


而反对的声音则主要集中在几点:


一是认为这可能会对普通求职者构成不公;


二是担忧在商场、超市等人员密集场所雇用前科人员,存在安全隐患;


三甚至质疑企业有“作秀”哗众取宠之嫌。


于东来曾在社交媒体上耐心阐释他的立场:“那些因为失足、或主动或被动、或因无知等没能驾驭人性丑恶的一面而曾经犯法的人,其实在接受刑罚之后,已经是平等的合法公民。我们应该帮助他们拥有再次融入社会、具备相应的美好生活的能力。”


审视招聘细节可见,胖东来对刑释人员的招聘条件为“初中及以上文化,35周岁以下,刑期十年以内”,接收30份简历即全部录用。相比之下,普通营业员岗位则要求“本科及以上学历,30岁以下,具备一定专业能力”,录取比例约为1:3。条件的确不对等,但这恰恰反映出一个现实:除了胖东来,又有多少企业愿意给予他们平等的竞争机会?


据公开报道,我国每年有近10万刑释人员回归社会,但再就业率不足40%,其中约30%直接源于身份歧视。这冰冷的数字背后,是一个个具体而微的悲剧人生。


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中,在监狱里度过五十年的老布,已在监狱的微观社会里找到自己的位置。然而,当他获得自由重返社会时,快速的变迁、工作的不易、周遭的异样眼光,最终摧毁了他对新世界的最后一丝希望,选择在公寓房梁上结束生命,只留下“老布到此一游”的悲凉笔迹。老布的悲剧,在于即便有了工作,心理与社会的巨大鸿沟仍难以逾越。


现实中,更多的“老布”们出狱后面临的是无处栖身、社会排斥、家庭破碎、心理重压的困境。有人坦言,出狱后尝试二十多份工作,从工厂到货运,从网约车到快递,却屡屡因“那道疤”被拒。他们说:“我们好像永远洗不白。”


而胖东来对刑释人员的面试题以及整个实践过程,则展示了一份对刑释群体真诚分享的进入社会的幸福生活方式方法的智慧。


正如于东来配文称:“因为爱,世界会越来越美好!相信这是这个群体在胖东来工作后未来的样子!这也适合各个行业追求美好的人们运用!”



这份包容和大爱,不仅能点亮一个人重新开始的勇气,更展现了胖东来将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相融合的经营哲学。


我们该如何看待刑释人员?


尽管争议不断,但从法律层面看,态度是明确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第三十八条明确规定:“刑满释放人员依法享有与其他公民平等的权利。”同时,第三十七条也指出,当地人民政府应帮助刑满释放人员安置生活,包括提供就业指导和培训。


然而,法律原则与现实操作之间存在巨大落差。公务员、教师等职业有明文限制;金融、安保等行业存在准入壁垒;更普遍的是,用人单位普遍存在的“职业避险”心理和商业合作中的隐性门槛,共同织成了一张无形的歧视之网。


而从犯罪结构来看,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的《刑事检察工作白皮书(2023)》揭示了重要的社会变化趋势:我国“严重暴力犯罪持续下降,轻微犯罪持续上升,犯罪结构变化明显”。


数据显示,严重暴力犯罪占比已从1999年的25.1%大幅降至2023年的3.6%,而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轻罪案件人数占比,则从54.4%上升至82.3%。在审查逮捕和起诉案件中,盗窃、诈骗、帮信、掩隐、危险驾驶等轻型犯罪占据主导地位。


这意味着,现今大多数的刑释人员所犯之罪并非十恶不赦,多为社会危害性相对较小的轻罪。


这也为社会、为企业创造了一个更为有利的客观条件:公众的担忧可以理解,但不必过度恐慌,从而为更多企业探索接纳刑释人员、帮助他们回归社会,提供了现实可能性和更大的社会接受空间。


当下的就业市场,“996”被视为“福报”,内卷成为常态。在这种并不宽松的大环境下,胖东来敢于逆流而上,以企业家的身份主动承担这份沉甸甸的社会责任,本身就需要极大的道德勇气和战略远见,其善行值得肯定。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理解公众的担忧是必要的。安全问题、公平性质疑,都源于对自身权益的本能保护,无可厚非。


但我们也应看到: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恰恰体现在它如何对待那些曾经犯错、但愿意改过的人,体现在它如何对待最弱势、最需要帮助的群体。


并且正是大众这种普遍的谨慎与顾虑,愈发反衬出胖东来和于东来此举的胸怀与担当——当企业在追求利润的同时,也能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我们将收获的不仅是个体新生,更是整个社会生态的韧性与温度。


评价一个人、一家企业,其实也应“论迹不论心”。


很多人质疑于东来是在“作秀”,对于社会实践,有质疑很正常,但更重要的是,他实实在在地为这个特殊群体打开了一扇希望之门,这30名被录用的刑释人员是幸运的。


胖东来用企业的资源和社会影响力,去尝试解决一个棘手的社会难题,这种做法也为整个社会树立了一个榜样。


这世上很难有完美的“圣人”,企业家也一样,重要的是,善行本身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于东来所做的,是一件极具社会价值的事。如果能让更多有前科者感受到社会的温暖,重燃生活的信心,那么他们再次走上歧路的概率必将大大降低。这对于整个社会的安宁与和谐,对于每一个守法公民而言,无疑是莫大的福祉。


但行善事,莫问前程。胖东来的这次招聘,如同一块投入湖面的石子,激起的涟漪远不止于这30个工作岗位。它促使我们重新思考:何为公平?何为包容?一个文明的社会,是否应有勇气给曾经犯错但已付出代价的人一次重生的机会?


于东来和胖东来,用行动给出了他们的答案。这答案,关乎善良,关乎勇气,更关乎一个社会应有的温度与高度。


正如王阳明所言:“此心光明,亦复何言。”善意无需完美,行动自有力量。当我们愿意给“走过弯路的人”一次机会,或许我们也在悄然塑造一个更加温暖、更加包容的世界。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正和岛 (ID:zhenghedao),作者:豆汁儿、微澜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 2020年1月19日,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了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在北京组织的出厂评审。目前...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湖北省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 据湖北省纪委监委消息:经湖北省纪委监委审查调查,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员、副主任吴美景丧失理想信念...
《大江大河2》剧组暂停拍摄工作... 搜狐娱乐讯 今天下午,《大江大河2》剧组发布公告,称当前防控疫情是重中之重的任务,为了避免剧组工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