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步都绕路
“就是为了这点醋,我才包的这顿饺子。”
——《让子弹飞》
这句本来是讲搭台唱戏的戏言台词居然真在现实中应验了,还应在了互联网产品上,比如高德地图。高德本是被很多人使用的地图工具软件,但到了今天,除了地图服务以外,用户还可以享受到它提供的其他36个服务。
就为了出门导个航,一下打包让我享受36个功能服务?饺子是好吃,但非泡在36斤醋里,也不好捞,也有点太酸了。
但这一大桶醋,可不是一开饺子店就现酿的。别看现在作为地图软件的高德拥有全家桶版的功能,作为地图软件的它,最开始非常单纯,甚至单纯到名字都是一个“空壳”。
“高德地图的名字来源于其联合创始人肖军朋友的一个空壳公司。为了节约时间,肖军等人决定直接使用这家公司的名字,即“高德”。
在媒体的报道中,俞永福对产品的要求是“不能为满足千分之一的用户打扰99.9%的用户。”也许高德的初心确实是“我也想当个好(干净)的地图。”
但当我整理完高德的这10年的公开新闻,不知道我该信它的初衷,还是该信眼前的事实。还是让网友看看,您们信不信它只想当好地图吧。
看了这10年的一些新闻,可以发现高德这个地图软件却似乎总在绕路,左转右转,时而掉头。路走的有点迷茫。
地图导航原本是高德的主路,但高德似乎一直在绕路,总想在为用户的核心需求负责以外,主动再给自己加点担子,顺道再悄悄赚一笔。
从我国工具产品的发展史来看,不想做全家桶的工具,不是好产品。但大家都心里多少有点边界,有的做有的不做。
但现在,高德足足有36个“其他服务”,作为“地图”产品,和用户之间的边界未免有些踩过了。
但不踩过界,可能高德心里也不舒服。就在一个圈子里绕,赚不到钱,带路大哥不就是白当了。
职业带路人
其实在地图软件普及以前的上个世纪,还存在过一种为大家解决导航需求的“职业带路人”。
“职业带路人”基本都出现在各大城市的高速路入口,提供人工带路服务,收取50~100元的费用,到达目的地以后两清走人。
这种消失的职业可以说明导航是人们对“地图”最原始和重要的需求。当然,和所有互联网的故事一样,这样的行业也被“免费”模式打败了。他们不是唯一被打败的群体,另一个也消失了的是曾经坚持收费的车载导航一哥“凯立德”。
打败了上个时代模式的地图软件们,靠的是免费的导航功能,但“免费的永远是最贵的。”他们收走的反而可能是你在获得服务时需要的最宝贵的东西。
如果上个世纪的“职业带路人”,人人带路的时候都拿个小本本,记录下来他带过路的每个车到了哪里干过啥,还和同行们一起交换客户的行踪和消费信息。一上车就自动给你推荐最近的餐馆饭店。这样听起来是不是很恐怖?
幸好“职业带路人”是“职业的”,他们只管带路。你有想问的他们才回答。结清走人,完全保留了边界感。
边界感很重要,如果不注意,用户就不再觉得是被服务,而是被推销了。
然而,在“职业带路人”时代没有出现的小本本,在高德地图上线了。“9月10日,高德地图正式上线扫街榜功能,该榜单通过分析近一年5132万用户的导航行为数据,结合13亿次导航记录和228亿公里行程轨迹,筛选出118万家用户高频到访的优质店铺。”
高德扫街榜还加入了AI,有如此先进理念,能最大化利用数据。在这么聪明的对手面前,“职业带路人”被淘汰似乎也是淘得其所了。
但似乎高德扫街榜有时候又不够聪明。我在我自己的另外一篇文章《高德地图:你用AI骗了我两次》里面说了,高德扫街榜把“藤原豆腐店”作为成都美食第三名推荐。
这个我来再次科普一下,亲爱的高德地图 AI 产品经理,藤原豆腐总店不是比陈麻婆豆腐店差一点比双流老妈兔头强一点的美食店。它是致敬日本漫画《头文字 D》里面主角家的店铺(藤原豆腐店)而成的网红打卡点。
不知道是高德地图改进了算法还是看了我的文章(肯定不是看我的),高德已经把藤原豆腐店从“成都”整个推荐里面取消了。
但大城市地图虽然修复了,成都市的龙泉驿区推荐榜上它却依然在列。越是聪明的系统,可能要纠正它付出的成本反而越大。
而且,极致的聪明应该是善良的。因为需要善良才能做出不推荐这家店的决定。
这里我给高德地图和大家分享一些藤原豆腐店所在的318国道龙泉驿段的新闻。
高德地图依然有权力把“藤原豆腐店”理解为美食店,但如果你够善良,那还是请不要推荐了。
也许是“地图”的数据,不够整合“生活”的善恶。如果是这样,大概这种推荐在日均活跃用户超过4000万的高德扫街榜里面不会是唯一。
所以到底别家是因为技术门槛做不到这些服务,还是胆子太小了不敢这样做呢?
咱也不懂高德地图里面的36个其他服务,是网友到底有多需要被服务?
可能很多人并不需要,有的网友就说,现在似乎打开高德都有一些心理压力。
大家都知道高德是阿里的,BAT都做地图,就你喜欢“服务”最多,百度地图25个“其他服务”,而腾讯地图只有17个“生活服务”。
难道是因为腾讯地图没有梦想么?“不打扰”似乎不存在,但是“尽量不打扰”“不主动打扰”是不是已经很值得推荐了?
是高德,不是GOD
成都地方小吃里有一个很受欢迎的“谭豆花”,是一家百年品牌,店里有一道很受欢迎的代表菜“冰豆花”。
冰豆花很“干净”,不只是看起来白白的,也因为它内在就只是一份“豆花”,干干净净。
高德扫街榜如果能懂“冰豆花”受欢迎是因为它够干净,而不是有各种乱七八糟的“添加项”,也许它才真的够给我们服务了。
截至2025年9月,高德地图用户总量达10亿,我看到这个数字首先想到的是有10亿用户需要导航,这个9月之后,我再看高德地图似乎看到的就是“有10亿用户需要吃饭。”
这和我理解的,打开地图软件时候应该想的事儿,有点偏差。
说到偏差,我又想起贵州人民喜欢的“贵州四大美食奇迹”:省医的月饼,殡仪馆的粉,麻将馆的家常菜,KTV的小吃。
因为AI读不懂干净,仅仅从字面意义上理解这些目的地,偏差根本没跑。
当AI分析一个在一天内跑完这四个地方的用户路径时,它的数据日志会是:省立医院 → 殡仪馆 → 麻将馆 → KTV。
以高德扫街榜目前AI理解“藤原豆腐店”的逻辑来理解,有没有可能出现贵州人民的一天其实是“早上去了一趟医院,然后实在没办法了去了殡仪馆,哎,珍惜现在麻将打起来,最后再来一个告别的欢唱?”
它看见了数据,却错过了整场好戏。
虽然西南F4人民天性都很乐观,但这样玩耍一天似乎有点过于魔幻了。当“您”拥有超大体量的用户数,肯定希望自己是无所不能的GOD,但这样的“神性”在“人性”面前却难免“抽象”。
找回“边界感”,干净一点,做回“高德”,才可以成为受欢迎的App。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指北Focus,作者:指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