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之前所述,我觉得地缘,经济和市场是个整体,我们已经不再活在过去40年那个你好我好大家好的时代。只看地缘不看市场,容易陷入自我迷醉中,因为说逻辑怎么说都说得通,而价格是不会骗人,至少长期不会。
只看经济不看地缘,就会遇到2022年俄乌冲突这种突变。只看市场不看地缘,就容易忽视我们这个年代的很多拐点。
在前几天,Trump总统有一个发言引起了全球几乎所有地缘观察家的关注。七个月之前,他觉得泽连斯基没有牌,而现在,他觉得乌克兰可以收复所有被俄罗斯占领的领土。这种180度的转变是如此突兀,以致于从布鲁塞尔到莫斯科都在评估这种转变的含义和可能性。
具体来说,有三种可能:
第一,如波兰总统图斯克的看法,这是美国政府的一次战略退却前的战术进取,意味着美国可能想从俄乌冲突中抽身。
第二,这是一次战略转变,意味着美国决定更加深度介入这场欧洲的冲突。
第三,这是一次战术变化。美国会在俄乌冲突中,更类似拜登政府时期的做法。
第一个和第二个都有点太激进,我觉得第一种看法会面对共和党建制派很多反对意见,很难落实。第二个看法会面对MAGA的很多反对意见,只有在获胜概率更大的时候美国才会加入。
第三个看法可能是更合乎情理的,有几个原因:
在一月份的时候,美国对于俄罗斯和中国的看法分别是,俄罗斯可能是一个保守主义+多少拥有共同信仰的国家。而中国是一个路边漏风的房子,踢一脚门就自己垮了。所以当时最合乎情理的战略自然是,学习里根时期的做法,联合俄罗斯对抗中国。但在四月份之后发现情况完全是反过来的,俄罗斯在战场上根本不保守,然后经济超过了宗教,而中国的Tit-for-Tat战略非常成功。导致贝森特完全改变了对于中国的看法和说法,至少表面上如此
在联储转向之前,Trump对于油价的关注是有目共睹的,他希望降低通胀让联储开始降息。而现在Powell说了他更关注失业率,和一些朋友看法不一样的地方在于,我觉得Trump在这个问题上是对的,联储今年其实行动太晚了,美国的经济没有那么好。我觉得即便下面几个月你看到更高的通胀,联储也不会停下今年还要降息2次的步伐。他们已经落后了。而现在在OPEC的表态之后(虽然还要解释以色列的问题),Trump我感觉其实汲取了2018年的教训,先增产再搞事情,而不是先搞事情再和OPEC谈增产。
共和党建制派最近的声音明显增加了,无论是图恩还是克鲁兹在很多问题上都更敢于发表声音,那么自然,他们对于俄罗斯问题的关注显然也会得到回应。
如果说之前乌克兰,欧洲,和美国对于俄罗斯的石油出口存在一些默契,那么现在这个默契明显是打破了,美国开始呼吁欧洲进一步降低已经脚踝斩的俄油进口,乌克兰开始攻击俄罗斯的石油设施(他们之前不做明显不是不想做,而是被背后的布鲁塞尔甚至华盛顿限制)。
还有几点我就不一一赘述了。也许到月底之后,我们对于这个问题可以有更多的看法,但这个态度的转变,我觉得是对于投资非常关键的。
而且从我的看法来说,不去讨论俄乌冲突谁对谁错,我觉得如果欧洲无法在战场上阻止俄罗斯,那么其实俄罗斯很难停下来,我觉得欧洲人在这个问题上的看法是正确的。这点即便是普京可能也无法控制。
对于华盛顿和北京来说,一个均势的俄乌冲突,一方面比起单边的胜利更能保卫和平,另一方面其实也是双方都喜闻乐见的情况。拜登时期美国在俄乌冲突问题上的处理其实非常老道,欧洲战略完全依靠美国,打不赢又退不出。而一旦这种战略均势被打破,俄罗斯是没有办法主动停下来的,和平只有在战线稳定的时候发生。
这个问题也许过几天就会有端倪了,我觉得不超过两周,可能一周左右我们就会知道结果,当然,和过去几年一样,每次都是在中国交易假期发生这种事情。
在经济方面,就像之前说的,我觉得核心在于,要理解美国今年的情况是,2024年2.5%的实际增长高不高,很高,但造成了很多问题也是实话,移民带来了经济增长,但非法移民造成了社区,文化问题和犯罪问题,财政支出好不好,当然也不错,但通胀和物价的担忧存在,2024年美国的大选就是美国人表示,2.5%的增长是不错,但我们不想继续了。
那么今年就是更少的移民,以及伴随的关税政策,还有不再那么支持的财政政策,这些政策自然会降低经济增速。今年的GDP增速可能只有1.5%——不低,但确实没有去年高。
放在过去,这根本不是个事情,经济有点波动很正常,但现在大家只能从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所以Trump政府希望通过几点来刺激经济,减税降息去监管。
等于说,过去是移民多+财政强=2.5%的增速,现在是移民减少+财政走平的1.5%的增速。Trump希望通过减税降息去监管,在未来把经济增速拉回来,甚至超过2.5%。
这点我觉得大家不要低估了Trump在这个问题上的决心,我觉得他对诺贝尔和平奖的兴趣可能也来自奥巴马,那么在经济增速上超过拜登可能也是一个强烈的诉求。
去监管自然已经在路上,明年减税也基本发生。那么就剩下降息。Powell对于降息的看法是2028年之前2%的通胀都无法做到,所以很难说在那之前一定利率要降低到支持性的水平。而Trump不会等到2028年,他甚至不想等到2026年中期选举。
所以对于经济的看法,就像之前说的,我一点都不看空美国的名义增速,我觉得只要有一点点问题,联储就会开始降息。实际增速能不能提高就看AI了,这就是之前说的,你要是相信AI可以提高明年后年的经济增速,那就不要看什么商品了,直接All in AI就好。
如果你觉得AI不一定可以提高明年或者后年的经济增速,那这一届也不会有耐心接受几年经济增速很慢等AI慢慢发生作用。当然,现在还在投资期,投资期对于经济的拉动是不需要利润检验的,所以短期保持高昂的投资,其实是业界和政府都能接受的故事。这就是这个故事鲁棒性到底有多强的故事了。但这个故事本身是有自己合理性的。
对于商品来说,降息时候就是之前说过的那两个问题,短期到底是不是硬着陆,长期通胀走势如何。
我觉得美国经济要硬着陆,只有两个可能性,要么是AI的投资预期扭转,要么是长债利率下不来。前者是经济目前的支撑不在了,后者是经济未来的预期出问题。这两个问题都存在,但也都有解决方案,而且目前看从华盛顿到纽约,大家都还在想办法。
所以我确实觉得现在看不到美国硬着陆的必然性。除非真的有一天AI投资被市场广泛质疑,或者长债收益率在降息之后大幅走高。
长期通胀走势,可以说完全取决于你对于技术进步的看法了。在人口,杠杆,科技三个因素里面,现在这个环境。只有科技是可以提高实际增速的。而我们知道,名义GDP增速保持在一个比较高的位置,可能是一个政治问题。
所以未来我觉得就是两个情况:
科技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实际增速回升,通胀预期被控制,利率走低,Goldilocks;
科技没有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实际增速低位,通胀走高,利率走低,更类似2001-2008年的故事。
而铜只不过是这两个故事的一个美好交点,所以它的表现比很多金属更好,这也是所谓的结构性机会存在的可能。
黄金更喜欢后者的可能性,如果你相信科技可以提高技术,那就不要相信黄金可以跑赢科技股。
当然在短期,我们眼前就是国庆节,黄金在我眼里又完成了一次标准的破前高之后的10%涨幅,存在很多可能性说,国庆节里面俄乌冲突升级,或者美国政府关门发生(这个概率其实不低),或者新的财年开始财政部开始发债导致利率走高。但我不想在这个时候去承受这些不确定性了。
铜的话,则是在中国旺季之前的事件驱动,很多朋友问我,Grasberg会不会永久停产,我不是这方面的专家,但我浅薄的理解,自然崩落法底部应该是有矿石转运通道的,80吨泥浆非常吓人,但应该不是无法解决的问题。但即便不能永久停产,1%-2%的供需平衡表差值,在中国低库存的旺季之前发生,也是一个很可怕的事情。
关于铜还是之前那个看法,在Incentive Price之前,它都是一个紧平衡,任何供需的扰动都可以让他往Incentive Price靠拢。对我来说,我觉得铜的风险就是一个,美股,如果美国的AI投资预期有所变化,或者美股本身出现一些问题,或者美国经济的预期出问题,这才是铜最大的风险。如果想持仓过节我觉得就只有这个问题担忧。
很多朋友都问我,为什么对地缘和政治的兴趣慢慢超过了市场和商品。我相信你读了上面这个文章自然就懂了。地缘和政治的不确定性和乐趣,远超后面的经济和市场。
上一篇:机器人交易的是格局还是泡沫?
下一篇:我和她歌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