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盛宴下的危险游戏:潮宏基IPO狂奔,大股东为何紧急撤退?
创始人
2025-09-25 01:58:16
0

潮宏基9月12日递表港交所,想实现“A+H”两地上市。不过有意思的是,在递表前,第二大股东东冠集团就减持了,套现了上亿元。

今年6月5日,潮宏基A股股价最高涨至18.18元/股,创下2010年上市以来的历史最高值。

就在股价登顶的当天晚上,东冠集团立即抛出了减持计划。

减持计划公布后,潮宏基股价应声下跌。6月6日,潮宏基A股股价大幅下滑6.42%。但东冠集团仍继续执行减持,在7月8日至31日期间,通过集中竞价减持888.49万股股票,占总股本的1%。

按照减持期间股价最低值13.02元/股计算,东冠集团此次套现超过上亿元。

东冠集团与潮宏基的合作关系可以追溯到2003年。当时潮宏基希望通过与国际上实力较强的同行合作,引进了作为DTC看货商的JB集团,而JB集团专门设立东冠集团作为投资主体,入股潮宏基。双方已相伴10余年。

股东在高位减持套现,往往被视为对公司未来前景持谨慎态度的信号。

除了减持,还有如坐过山车般剧烈波动的公司利润。

在黄金饰品热卖的当下,潮宏基的营收一路高歌猛进,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收入43.64亿元、58.36亿元、64.52亿元及40.62亿元。

但是,2022年到2024年归母净利润却是1.99亿、3.33亿和1.94亿元。

另外,还有商誉地雷。2014年,潮宏基豪掷近14亿元收购菲安妮100%股权,形成的商誉高达11.63亿元。

这笔收购原本被寄予厚望,然而事与愿违,菲安妮在被收购后业绩表现持续不佳。2022年至2024年,其手袋收入从3.24亿元下滑到2.70亿元。

潮宏基不得不进行多次商誉减值。2018年、2019年、2022年、2023年和2024年,公司分别计提了2.09亿元、1.52亿元、8066.35万元、3943.26万元和1.77亿元的商誉减值准备。

即使经过多次减值,截至2025年一季度,潮宏基账面仍有5.09亿元商誉,市场认为未来仍存在进一步减值的风险。

以及,37亿黄金库存魔咒,也备受关注。

潮宏基的仓库里堆着一座令人窒息的金山——2025年一季度存货飙至37.31亿元,环比暴涨8.4亿,创下历史峰值。珠宝行业库存高企本是常态,但潮宏基的存货周转天数长期碾压同行。

更令人担忧的是,公司一边喊着“以销定产”,一边将浦江生产基地产能拉到133.8% 的超负荷状态。这种矛盾操作让人质疑其库存管理的有效性。

潮宏基此次赴港IPO的重要理由之一是“推进全球化战略布局”。但仔细分析公司的国际化成绩单,不难发现其进程实际上步履维艰。

2024年,潮宏基境外营业收入仅有2641万元,仅占总营业收入的0.41%。这一比例对于一家推进全球化战略的企业来说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截至2024年底,潮宏基在亚洲及其他地区仅有一家自营店和一家加盟代理店。这样的规模与公司的“全球化战略”愿景相去甚远。

与早已在海外市场布局的竞争对手如周大福、六福珠宝相比,潮宏基的国际化起步较晚,缺乏海外市场运营经验。

此次IPO,潮宏基计划将部分募资金额用于海外开设新店。公司拟在2028年之前,在海外成立20家「CHJ潮宏基」品牌自营店。但在全球市场消费相对疲软之时,海外扩张能否成为潮宏基的“乌托邦”仍是未知数。

就算在中国市场,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2024年,潮宏基在整体中国珠宝市场中排名第九,市占率仅0.8%,与行业龙头周大福(10.2%)相比差距明显。

潮宏基面临着来自周大福、老凤祥等传统珠宝品牌的竞争压力,也需要与周大生、六福珠宝等品牌在细分市场展开竞争。在高端市场,国际品牌如蒂芙尼、卡地亚等占据主导地位。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 2020年1月19日,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了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在北京组织的出厂评审。目前...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湖北省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 据湖北省纪委监委消息:经湖北省纪委监委审查调查,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员、副主任吴美景丧失理想信念...
《大江大河2》剧组暂停拍摄工作... 搜狐娱乐讯 今天下午,《大江大河2》剧组发布公告,称当前防控疫情是重中之重的任务,为了避免剧组工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