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市场还在为冲击3900点的“大戏”集体高潮时,剧情突然来了个180度大反转——大盘调头向下,仿佛一记闷棍砸在了无数股民的脑门上。原本大家信心满满,觉得3900点不过是“囊中之物”,结果非但没站上,反而眼睁睁看着指数滑向3800点边缘,情绪瞬间从云端跌入谷底。
更让人哭笑不得的是,很多人的持仓股简直是“反向操作”的典范:大盘涨时,它纹丝不动,像个冷眼旁观的局外人;大盘一回调,它立马“奋勇当先”,跌得比谁都狠。这种“涨时不沾光,跌时全赶趟”的尴尬局面,让不少投资者直呼“伤不起”。
说到底,这轮震荡再次提醒我们:股市从不按剧本走,你以为的“稳赢”,可能只是市场的诱多陷阱。在情绪狂热时保持冷静,在回调来袭时不盲目杀跌,才是穿越牛熊的生存法则。毕竟,行情总在绝望中诞生,在犹豫中上涨,也在狂欢中终结。
不过,眼下大盘的位置,可谓“不上不下”——既没冲上让人热血沸腾的巅峰,也未跌入令人绝望的深渊,正处在震荡整固的“中场休息”阶段。这时候谈狂欢为时尚早,谈崩盘更是杞人忧天。市场正在积蓄能量,等待下一波方向的选择。
值得注意的是,过去那种“科技股一骑绝尘、其他板块集体吃土”的单边行情,或许正在退潮。毕竟,科技板块这一轮涨得实在太猛,不少个股已是“高处不胜寒”,短期透支了未来预期。再猛的引擎也有需要冷却的时候,一味靠科技股猛拉,市场容易“高烧不退”,反而不利于健康前行。
历史一再告诉我们:行情是有周期的,风水轮流转。涨多了会回调,跌多了自然也有补涨的需求。只要不是基本面出问题、面临退市风险的“问题股”,多数低位板块迟早会在轮动中迎来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眼下,与其追高追得心惊肉跳,不如静观其变,在震荡中寻找被错杀的潜力品种。
而这个时候,或许正是妖股强者恒强比较容易实现的时候。盘面上,*ST正平以一字涨停板的价格展示在股民的面前,尽管盘中受大市行情走弱而打开了涨停板,但最终它还是稳稳地封上了涨停板,助其在13天内豪取10个涨停板!对此,有股民感慨道:“妖股的个性十足”!
但是,市场只有少部分妖股在抱团显然不符合常理,这种“少数人狂欢、多数人围观”的行情,注定难以持久,更谈不上有广泛的赚钱效应。真正的健康牛市,不该是独角戏,而应是大合唱——那些长期趴在底部、名字都快被人遗忘的“老登股”们,也得陆续站起来活动筋骨,市场人气才能真正被点燃。
可以想象,如果未来真是牛市的前奏,那么现在正是布局良机。手握基本面扎实、估值仍处低位的优质筹码的投资者,不妨多一份定力,少一份浮躁。这类股票就像冬眠的熊,虽暂时不动声色,但一旦春风来临,苏醒的力量不容小觑。既然还没怎么涨,向下的空间自然也有限,何必因短期波动而慌忙离场?
投资,有时候拼的不是反应速度,而是耐心。风不会天天刮,但总会来。在风起之前,稳稳拿住手中的好牌,静待轮动的号角吹响,或许才是穿越震荡期最聪明的策略。等风来,不如成为风的一部分。
风险提示:文中的看法仅供交流,不构成你的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谢谢点赞、转发与收藏,祝您收益长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