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想起来,过去七年来中美关系巨变,会对中国对全球的交往产生什么影响?我觉得是可以从数据看出来的。因为我不时听到有人说,我们和“世界”的关系变差了,尤其是发达国家的人都不来中国了。
我在想究竟是变好还是变差,应该是可以通过数据来体现的。我觉得很好的观察角度是看哪些国家来华人数变少了,哪些国家变多了。
我决定选取2019年1~6月和2025年1~6月进行对比,以北京的入境外国旅游人数作为观察对象。
原因很简单,北京和上海是外国人来华旅游的指标城市,也是入口,所以可以窥一斑而知全豹,而且北京统计的数据精确到了国家。
首先看总量,2025年上半年和2019年上半年相比,入京外国游客数量增长了32.99%,从153.625万人次增长到了204.307万人次。
我们先看下哪个大洲增长最快:
亚洲从53.51万人次增长到了93.457万人,增长了74.65%;
欧洲从46.96万人次增长到了66.526万人次,增长了41.65%;
美洲从41.26万人次下降到了28.81万人次,下降了30.17%;
大洋洲从8.08万人次增长到了9.756万人次,增长了20.7%;
非洲从3.1万人次增长到了5.75万人次,增长了85.3%。
美洲是唯一下降的大洲。
我们可以看到,尤其是亚洲国家入境北京旅游者人数,在总入京外国游客占比已经从2019年上半年的34.83%增长到了今年上半年的45.74%。
那么亚洲国家谁来北京最多,谁增长最快呢?
今年上半年来华亚洲游客中数马来西亚最多,高达13.127万人次,竟然增长了254.03%。我们也知道马来西亚华人是海外最亲近中国的华人之一(甚至可以去掉之一),因此到中国旅游观光对于马来西亚华人来说有着强大的吸引力。
另外免签也大大带动了热潮,2023年12月1日起,中方对马来西亚持普通护照人员试行单方面免签政策,马来西亚公民以旅游等事由可免签入境中国30天,今年7月17日马来西亚也对中国免签了。
热烈欢迎马来西亚人到中国旅游观光!
今年上半年亚洲游客入京第二位的是韩国为11.87万人次,相比2019年上半年仅仅增长了2.3%。在对韩国免签的情况下,六年同比增幅仍然大大低于亚洲游客平均水平,这说明中美关系的变化,也必然会影响到中韩关系的变化,这些年韩国以尹锡悦政府为代表,完全的执行反华政策,这显然也影响到了韩国游客到中国旅游的兴趣。
现在虽然尹锡悦已经不在台上了,但是中韩关系还是没有完全解冻。
排第三位的是新加坡,为10.08万人次,同比增长65.23%。
增幅也是不错的,新加坡作为华人发达国家,来华旅游人数也不少。
当然了,新加坡为了种族和谐,不说自己是华人国家。
像9月9日新加坡前总理李显龙在新加坡国立大学肯特岗部长论坛上,说了这样一番话:“新加坡不是华人国家,我们是多元种族国家,只是正好华人数量多而已”。
所以,亚洲国家入京旅游排在前三位分别是:马来西亚、韩国、新加坡。
我们继续往下看。
第四位居然是蒙古国,上半年入京旅游8.9784万人次,而且增幅高达582.61%。因为2019年上半年蒙古国入京旅游人次仅为1.31万人次,这个增幅我也是没有想到的,蒙古国为啥对到中国旅游人数增加这么多?
第五位是日本游客,上半年入京旅游8.953万人,相比2019年同期下降了24.89%,我们看到日本是前五位里面唯一一个下降的,我们可以这么说,中美关系的大气候也影响到了中日关系。
不过嘛,即使没有美国,中日关系也好不了,毕竟日本人对于历史的态度太不负责任了。
第六位是泰国游客,7.449万人次,同比增长高达174.03%,相信2024年3月1日中国对泰国免签也起了很大作用。
第七位是越南游客,2025年上半年入京游客7.406万人次,然后同比增幅竟然高达801.08%!
要知道中国并没有对越南免签,现在越南人来中国旅游仍然是需要签证的,而这并没有阻挡越南游客增幅竟然是主要国家中最高的,这只能说明越南经济的强劲增长是主要原因,越来越多的越南人变得有钱了起来,有能力到国外旅游,对于我国来说这一块的市场很大。
这里我还要多说两句,有朋友觉得发展中国家游客增加好像价值性不高。但其实不然,发展中国家能够出国的恰恰是富裕群体。
而发达国家底层也能出国,因此反而拉低平均消费金额。
另外就是亚洲游客对于购物和美食的兴趣很大,因此也能拉高消费金额。
欧美白人游客的单客消费金额和东南亚差不多,有趣的是,不管是中国台湾还是中国香港的统计数字都是类似的特征。
第八位是印尼,6.68万人次,同比增长了201.39%,增幅也很惊人。
第九位是印度,3.1445万人次,同比下降了19.4%,和日本一样是下降的,这也反映了这些年来中印关系的情况,当然我个人觉得印度游客来不来无所谓。
主要是看了好多外国游客来华拍的视频,老实说印度人拍的是最让我反感的,素质真的不行,花钱还少,我都看到好几个在中国免费搭车,甚至在公园搭帐篷免费住宿,在公园厕所免费洗漱的印度穷游博主了,男女都有。
还有印度女博主闯进中国农村老人家里到处拍,还有个印度女博主强行坐上中国女性路人的电驴后座,强行让带她一程。
有的印度博主取的视频标题也让人不舒服,一个印度百万粉丝男博主在成都春熙路因为有不少中国女孩找他合影,他上传到外网的视频标题是Became celebrity in Chengdu,China,Chinese girls were going crazy(在成都成为中国名人,中国女孩都(为我)疯了)。
第十位是菲律宾,1.7万人次,同比增长了仅仅11.25%,显示菲律宾经济这些年没有起色,而且中菲关系这两年也着实一般,也是受了菲律宾上台了亲美政府的影响。
第十一位是巴基斯坦,上半年入京旅游人次1.184万人次,同比2019年上半年增长119.4%,显示中巴人员往来变得更加密切。
总结下:亚洲来华旅游的主要国家中,增幅最高的是越南,竟然增长了八倍(变成了2019年同期的九倍),而印度和日本是仅有的下降的,韩国基本持平,反映了国家间的关系。
不过有意思的是,入京旅游人数统计里面居然没有单独统计西亚的中东国家,比如我们印象中很有钱的沙特、科威特、卡塔尔、阿联酋等海湾国家,都没有单独统计,看来来华旅游的人数还是不太多。
统计中有个项目是“亚洲其他国家”入京旅游人数12万人次,增长82.93%,中东国家都在这个项目里面。
我们接着看,入京旅游第二大洲是欧洲。
欧洲从2019年上半年的46.96万人次增长到了今年上半年的66.526万人次,增长了41.65%。
那么具体欧洲国家是如何变化呢?
入京旅游人数最多的国家是俄罗斯,从2019年上半年的4.352万人次猛增到今年上半年的21.267万人次,增长了高达388.7%,这个增幅遥遥领先其他欧洲国家。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即使把俄罗斯除开,其他欧洲国家入京旅游总人数仍然是小幅上升的。
另外,俄罗斯游客入京旅游人数是所有外国中增长绝对数字最多的国家。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在今年9月15日才对俄罗斯免签,也就是说前些年俄罗斯来旅游的人数高速增长,是在没有免签的情况下发生的,这也反映了这些年俄罗斯在更快速地向中国靠拢。
第二位是德国,7.459万人次,同比下降了25.22%;
其实德国为欧洲经济实力最强,人口最多(不考虑俄罗斯的话)的国家,理应有较高的自主性,但它是一个领土有大量美国驻军的战败国,受美国的影响还是很大。
第三位是法国,5.582万人次,同比下降了2.91%,可以说基本持平。这也很有趣,我们都知道法国是欧洲国家中少数敢于在美国面前强调自身独立性的国家,中美关系的变化反而对法国的影响相对小一些。当然了这不代表法国就亲华,法国媒体也是一贯对华负面报道居多。
第四位是英国,5.476万人次,同比下降23.16%,英国作为美国的盟友,对华交往也有所疏远。
第五位是意大利,4.6156万人次,同比大增56.25%,意大利居然增加这么多,而意大利在欧洲刚好也处于南方,相对发达程度低一些;
第六位是西班牙,3.319万人次,同比增加77.47%,西班牙和意大利一样也是南欧国家,相对不发达的南欧国家,是否是因为更重视和中国的经济联系,文化上和盎格鲁·萨克森国家还是有些差异。因此反华程度也相对弱一些,是否有这方面的因素。
接下来是瑞典和瑞士,今年上半年入京旅游人次分别是9907人和9410人,都没有达到一万人,而且同比2019年上半年瑞典下降了28.2%,瑞士下降了38.39%。
值得注意的是,统计的入京旅游还有个除了以上欧洲国家之外的“其他欧洲国家”,上半年入京旅游人数16.875万人次,同比增长高达39.72%!
这个欧洲其他国家包括波兰、白俄罗斯、乌克兰、葡萄牙、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希腊、塞尔维亚、波罗的海三国等东欧南欧国家。也包括捷克、斯洛伐克、荷兰、丹麦、芬兰、挪威、瑞典、奥地利等更发达的西欧国家。
但因为没有分国家的数据,所以无法进一步分析。
从欧洲的情况可以看出来,俄罗斯增长最快,绝对人数增长最多。
南欧的意大利和西班牙也有大幅增加,而德国、英国、瑞士、瑞典四个国家下降较多,法国基本持平。
是不是发现欧洲来华旅游游客人数都跟国际关系有很大关系?亲美的,反华的,游客都下降了,而相对友好一些的,来华旅游的人数不是持平就是增长。
入京旅游第三大洲是美洲,包括了北美和中南美洲。
美洲入京旅游人数从2019年上半年的41.26万人次,下降到了今年上半年的28.81万人次,下降了30.17%;
这里面主要因素就是美国,美国入京旅游人数从2019年上半年的31.728万人次,下降到今年上半年的16.885万人次,下降了46.78%,也就是几乎下降了一半。
美国入京游客这个下降的绝对数字是全球国家中最多的,甚至比俄罗斯游客入京旅游增长的人数还要多。
然后是加拿大今年上半年入京旅游4.9446万人次,下降0.52%,基本持平。老实说我有点惊讶,因为我觉得加拿大是美国的小跟班,但是来华旅游人数居然没有大幅下降,是否说明加拿大人还是有务实的一面。
除了美加之外的其他美洲国家(包括中南美洲)上半年入京旅游6.98万人次,同比2019年上半年增长了51.42%。
也就是说整个美洲,连加拿大入京游客数量都是基本持平的,而除了美加之外的其他国家则是大幅增长。
入京旅游第四大洲是大洋洲,大洋洲从2019年上半年的8.08万人次增长到了今年上半年的9.756万人次,增长了20.7%,没错大洋洲居然是增长的!
澳大利亚为8.0685万人次,同比2019年上半年增长17.56%;
新西兰为1.474万人次,同比2019年上半年增长37.18%
这个也有点意外,大洋洲入京旅游人数居然看起来没有受中美关系的太大影响。
新西兰本来也不怎么反华,澳大利亚则感觉比较精明,政治军事安全上紧跟美国,平时政客和媒体发言都挺反华,但是经济上倒是依旧和中国合作。
看来他们也清楚和自己的第一大贸易伙伴闹翻对自己没啥好处。
最后是非洲今年上半年入京旅游5.75万人次,增长85.3%,这个人数比较少,但增幅挺高,是平均水平的两倍以上。
好,如果我们说来华旅游人数也是国际关系的众多晴雨表之一的话,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美国入京旅游人数下降绝对数量最多,俄罗斯入京游客增长绝对数量最多。
2. 俄罗斯和亚洲国家是入京旅游人数增长的第一主力,其中越南入京旅游人数增长在有单独统计的所有国家中增幅最大,竟然增长了801.08%,排第二位的是蒙古国,增长582.61%。
入京外国游客增长的第二主力则是意大利,西班牙三国为首的欧洲国家以及大洋洲的澳新。
有单独入京游客统计数字的国家有25个,有17个是增长的,排名如下:
可以看到增速前十位有越南蒙古马来泰国印尼缅甸新加坡六个亚洲国家+俄罗斯,巴基斯坦,西班牙。
3. 在有单独统计数字的25个国家里面,有17个国家上升,仅有8个国家下降,分别是:
美国下降46.78%;
瑞士下降36.39%;
瑞典下降28.2%;
德国下降25.22%;
日本下降24.89%;
英国下降23.16%;
印度下降19.4%;
法国下降2.91%。
注意到没,除了印度之外,全部是西方阵营国家。
这里面德国和日本都是被美国驻军和阉割的二战战败国,英国是美国小弟,瑞典本来就比较反华。
另外相对美国比较独立的法国,入京旅游人数虽然是下降,但是只下降2.91%,基本持平。
瑞士下降了接近40%倒是有点奇怪,不过本来入京旅游人数也不多,上半年就9000多人而已。
4. 即使是西方阵营国家,也有多个入京游客人数是增长的,25个有单独统计的国家里面,西方阵营的国家有13个,但是也有6个入京旅游人数是增长的,这差不多也是一半了。
其中意大利和西班牙最快增长均超过50%,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增长均超过15%,韩国和加拿大增长均小于3%,基本持平。
我今天贴这个数字,是觉得数据背后是能够反映很多东西的。
比如发达国家的游客不来了,这不是全貌。
西方阵营国家里面有差不多一半入京旅游人数是增长的,还有法国虽然是下降但其实基本持平。
而我们通过入京旅游人数也可以看出,西方阵营不同国家间对华态度也是不一样的,那些比较亲美的或者被美国控制比较深的国家,更容易跟着美国的对华政策走,而影响到来华游客人数较多。
但即使是很亲美的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入京旅游人数居然还是增长的,说明他们也有务实的一面。
当然,这只是北京的数字,我又查了下上海的统计数字。2025年1~7月上海外国人入境旅游为369.63万人次,同比去年增长44.5%,同时查了下2019年1~7月是384.49万人次,同比略有下降3.86%。
上海虽然没有公布单个国家的统计,但我估计美国为核心的国家下降,以及俄罗斯+亚洲国家增长的大趋势应该是类似的。
总之,今天仔细地查了这些数据,让我有一个感觉,世界上真的铁了心地跟着美国完全投入和中国对着干的国家是极少数,即使在西方阵营里面也是如此。
实际上不只是来华游客人数是个指标,还可以结合不同国家对华进出口贸易金额来对照着看,我觉得也能看出同样的结论。
我有一种感觉,那就是全世界国家的主流是想静静地看着中美竞争分出胜负,不要波及到自己,然后接受新老大上位,真从根子上不能接受的,也只有现老大的极少数几个铁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