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昨天,我在小红书上刷到一条贴子。
一个网友用震惊的语气写道:“阿勒泰还能不能去了啊?都上千了,禾木更贵。”
配图是阿勒泰的白哈巴村,时间是上周末,国庆假期还远,但价格确实不普通。
我顺着她的观察,打开了某平台,输入“新疆禾木风景区9月22日”,房型从木屋、民宿、精品客栈一路滑下去,如果遮住酒店名字只看价格,那确实仿佛是在筛选三亚柏悦、文华东方、瑰丽这些顶奢酒店。
禾木金山随影主题酒店,一晚4002元,禾木禾羽山房,一晚4078元,禾木清境山房,一晚2873元......
放眼望去,除了禾木故乡民宿放出了6小时679元的钟点房,价格普遍在2000元以上。
要知道,这还是非周末的报价,连黄金周毛都还没碰到。
虽然价格高昂,但似乎并不缺生意,平台已经为不少民宿贴上“低价房仅剩1间”、“马上预订”的红色提醒。
而看着这些民宿价格,总会让人忍不住感叹一句,新疆禾木的民宿老板们,可真的太会做生意了。
毕竟这几年,只要我们聊到新疆旺季,总会绕不开一个词:贵。
但贵到什么程度?每年总会有不同的游客亲身体验一次,他们以为只是去看看秋色,结果花了马尔代夫度假的钱。
不仅游客知道,媒体、景区也知道,监管部门更是门清。
今年暑期,媒体就曾集中曝光过“新疆喀纳斯天价民宿”现象。
彼时,据界面新闻、上游新闻媒体等报道,部分新疆禾木房型价格直奔4000元一晚。
面对舆论,喀纳斯景区客服倒也坦率,他们回复说:“尤其在旅游旺季,我们确实收到不少游客反馈价格偏高,尤其在旅游旺季,会将意见及时上报。”
当地市场监管部门也公开回应称:“目前民宿价格由市场调节决定,但我们与文旅等多部门建立了协同机制,会持续做热点时段的价格引导工作。”
从这些表述能看得出,哪怕是监管部门,也早已习惯了新疆旅游旺季的这场价格狂飙。
但今年的涨价,来的尤其早,尤其猛,距离国庆还有整整十天,价格却已接近假期顶点。
二
从平台的仅剩一间提示,到游客的住不起吐槽,再到景区的价格由市场调节回应,新疆民宿这场每年两三度的争议,总是迅速升温,却又很快沉没。
但回头去看,新疆民宿,尤其是喀纳斯价格涨上去的原因,其实一点都不神秘。
在喀纳斯老村,今年暑期,一家挂牌3600元的民宿工作人员曾这样和上游新闻解释高价背后的逻辑:房价含餐,装修档次高,且地处交通核心区,去景区任一方向都需在此换乘。
“目前民宿的入住率维持在80%左右,现在这个季节,一晚三四千元的民宿价格是常态。”
说白了,在旅游最核心的资源型景区,有人愿意为视野买单,也有人情愿为地段掏钱。
冬天的雪乡,秋天的禾木。
每年九月下旬到十月初,是新疆北疆最有爆发力的时间段,从来不缺客人。
喀纳斯、禾木、白哈巴三大景区的金色秋林、晨雾牧场与星空木屋交织在一起,造就了独一无二的视觉盛宴。
但问题是,这种美景存在周期极短,一场冷空气就能吹没。
从游客心理上说,谁都想卡在秋色最浓的那几天,于是行程普遍前置,国庆前房价就开始上涨,其实是对心理不确定性的溢价。
换句话说,秋色本身的不可复制让今年的提前出行者也成了高峰刚需客。
供需关系的另一层是喀纳斯景区处于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内,扩容几乎不可能。
官方口径显示,整个喀纳斯辖区(含禾木)民宿不足300家,其中一大部分是传统村民自建小木屋,真正装修到位、配套舒适的数量极少。
尤其是能看到晨雾日出的核心木屋民宿,几乎都是个位数资源,这决定了当地的民宿没有腰部,只有头部。
今年以来,媒体曾采访过民宿主,很多人反映:“我们是限量经营,一年就这几周赚钱时间”、“冬天根本没人住,夏秋才是主场”。
也就是说,在很多民宿主心里,他们想用两三个月的价格,抵一整年的运营压力。
而新疆监管部门,其实对于喀纳斯的现状心知肚明。
2017年8月,喀纳斯景区还曾出台《餐饮、住宿行业收费规范》,实施严格限价政策,物价部门参考邻近县市平均水平,规定区域里的一等民宿执行120-680元的限价区间。
此后,2023年6月,当地市场监管部门加强了明码标价专项培训,向经营者发放《住宿价格公示表》、《餐饮价格审核表》,要求严格落实标价制度,不得哄抬价格、串通涨价。
但一系列操作后,最终还是回到季节决定民宿定价策略,相关部门也在从强监管到承认“市场说了算”,并没有淄博、哈尔滨等地的限价决心。
三
对于很多消费者来说,问题不仅在于贵,也在于预期。
人们愿意为好东西付钱,但希望价格和价值之间,至少还有一条看得见的线。
新疆禾木等地的民宿价格屡屡被媒体质疑,恰恰很多时候是因为货不对板。
有游客吐槽,花两三千元住的是精品民宿,体验却是经济型标间。房间隔音差、热水忽冷忽热,甚至还会停电,价格对标国际度假酒店,服务却停留在凑合能住。
事实上,每逢旺季,三亚酒店也贵,但换来的至少是国际顶奢酒店品牌的体验,自助早餐准时上线,房间细节到位,哪怕不出门都能待上一整天。
全靠同行衬托,三亚的价格贵得明明白白,禾木的贵则像是盲盒交易。
房间价格提前飙上天,服务内容却要进门后拆开,没有透明标尺,除了卖景色,似乎没有哪个环节能对标“五星酒店价格”的民宿本身。
贵得模糊,才让很多游客住完就喊坑。
而且禾木不只是住宿贵,景区门票、餐饮、区间车这些费用加起来,游客痛感越叠越强,尤其旺季限流与预约把行程压得很紧,让很多人为了赶景点、赶日出,又多出一笔机动成本。
而新疆一直这么贵,在出境游放开的今天,未来游客难免不会用脚投票。
这些年,我就经常和身边朋友推荐哈萨克斯坦。
这个和新疆一河之隔的邻国,景色实在太像了,恰伦大峡谷有裂壁、有红岩、有城堡谷,科尔塞湖有着不输赛里木湖的蓝,秋天的大阿拉木图湖和金色山林几乎就是北疆平替。
大阿拉木图湖/旅界实拍
关键是便宜、安静、不用抢。
当地酒店标准化还好得出奇,市中心三星酒店不到三百元一晚,自然风景区全部免费开放,不收门票、不收区间车,打车坐Yandex Go,出行全程不用砍价,还全境对中国护照免签,北京直飞只需四个半小时。
新疆很美,但并非独一无二。
风景若与价格匹配,游客自然愿意付出,风景若处处让人感到被算计,再厚的情怀,也会被一点点消耗殆尽。
若不想游客未来被中亚分流,新疆民宿和景区真正应该思考的是撬开游客钱包那一刻,信任是否还在。
如果大家从新疆回来,讲的都是“贵,但值”,这才是一个健康旅游市场真正的护城河。
下一篇:谁说“发达国家都不来中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