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9月16日至17日,美联储将召开议息会议引发全球高度关注,这一事件之所以备受瞩目,原因有二。
一是特朗普新提名的三位“亲信”官员在最后关头获得参议院确认,正式加入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参与政策讨论与投票;二是时隔一年后,美联储或将重启降息周期。
尽管美联储官宣结果需待北京时间9月18日凌晨揭晓,但市场对本次降息的预期已达100%,可以说降息已是“板上钉钉”之事。
从投票结构看,12位有投票权的委员可能出现意见分歧。新加入的三位官员或倾向更激进的50个基点降息,而其余九位委员可能支持25个基点降息。不过,这些细节并非核心,关键在于美国将开启新一轮货币宽松周期。
除本月降息外,11月和12月的FOMC会议可能继续降息,年底累计降幅或达50至100个基点,这标志着后疫情时代的首轮全球“放水潮”或将到来。作为“央行的央行”,美联储降息将缩小与其他国家的利差,为各国实施更宽松的货币政策提供空间。
对普通投资者而言,更关注的是各类金融资产将如何受此影响,我们逐一分析。
以定期存款为例,中国人素有储蓄传统,利率每调整0.1个百分点,影响上千亿元的存款利息。美国降息将打开中国降息空间,政策利率下调会传导至存款利率,即便当前定存利率已处低位,未来仍可能继续走低。
此外,中国实际利率(剔除物价因素)并不低,这进一步增强了降息的合理性。所以美国降息对只愿意把钱存在储蓄产品里的投资者而言肯定不是好消息。
理财产品方面,多数产品的底层资产由存款和债券构成。美国降息带动中国利率下行,存款收益将受影响;但债券市场则受益于“放水”——尽管票面利率下降,二级市场交易价格的上涨可抵消这一劣势,推动债券价值提升。
综合来看,理财产品收益整体偏中性,具体表现将取决于产品经理的投资能力与资产配置策略。
股票市场与美联储降息存在显著联动效应。
历史经验显示,降息周期往往催生牛市,例如2020年4月至2021年末,美联储大幅降息期间,美股与A股均迎来“水牛”行情;去年9月至12月美国三次降息后,美股也有不错表现,但2025年暂停降息后,道琼斯指数自2月起连续下跌三个月才企稳。
资金具有逐利性,降息释放的流动性需要寻找出口,股市作为主要渠道之一,可能吸引大量资金涌入,推高股指与个股价格。
黄金市场同样值得关注。
与股市逻辑相似,“放水”带来的资金增量需寻找投资标的,黄金作为避险资产将受益。尽管当前金价已达3700美元/盎司高位,但持续降息可能推动其突破4000美元。
此外,美元与黄金作为全球前两大储备资产存在替代关系,降息导致美元走弱时,资金可能转向黄金配置,进一步推升价格。
外汇市场方面,降息将直接削弱美元,而主流货币如人民币则可能升值。美元贬值背景下,持有美元以赚取汇差的投资者或需考虑提前将部分美元兑换为人民币。
当然,这一规律主要适用于正常经济体的主流货币,战争或货币超发严重的国家货币(如卢布)受美国货币政策影响较小。
随着特朗普持续提名政策倾向一致的官员加入美联储理事会,9月降息或仅是开始。未来一至两年,美国联邦基金利率可能持续下调。
尽管市场已对本次降息有所准备,短期效果可能不明显,但一旦进入“放水”通道,各类金融资产的价格变化趋势或与上述分析高度吻合。时间会验证这一逻辑,不妨静待后续发展。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欢迎关注、点赞,您的支持是对原创最好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