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吴雄奎烈士的亲人,都会向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寄递祭扫礼物
一株榕树苗 千里寄哀思
12日是第十二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归国的日子。当天,在沈阳桃仙国际机场,接运烈士遗骸回国的运-20专机,在4架歼-20飞机伴飞护航下缓缓降落。此刻,在2000多公里外的闽侯县青口镇宏三村,村民吴玉成静静注视着手机屏幕,眼中泛起泪光。
吴雄奎烈士照片。受访者供图
“看着视频,我就想起多年前大伯‘回家’的那一刻。”吴玉成轻声说着,目光未离开直播画面。自2014年起,我国已连续迎接12批共1011位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还成功为28位在韩志愿军烈士确认身份、找到亲人。吴玉成的大伯吴雄奎烈士便是其中之一。
1931年,吴雄奎出生于闽侯青口镇。1951年,他投身革命,成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3军73师218团的一名战士。1953年7月,抗美援朝夏季反击战役打响,吴雄奎所在部队奉命对281.2高地守敌展开反击。战斗中,他不幸中弹牺牲,年仅22岁。
“父亲常说,大伯参军时意气风发,要去保家卫国。”吴玉成向记者展示一张泛黄照片,照片中一名青年身着军装,目光坚定。吴玉成介绍,2020年,第七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归国,大伯吴雄奎就在其中,一同回国的还有一枚刻有他名字的印章。
“大伯身份能确认,得益于国家不懈的努力和现代DNA技术的应用。对我们家而言,这个消息等了整整三代人。大伯牺牲时,我父亲还未成年。奶奶直到去世前,还常念叨大伯的名字。”吴玉成说。
此后,吴雄奎烈士遗骸安葬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2022年清明前夕,47岁的吴玉成带着家乡的橄榄、榕树苗和茉莉花,跨越2000多公里,到陵园祭拜。这份特殊的祭扫礼物,成了当地陵园讲解员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当有党员、军人、学生等群体前来祭扫时,讲解员会讲述这份来自远方的心意。这一事迹还被央视等主流媒体报道,感动了无数人。
日前,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再次收到吴玉成寄来的快递——一株象征坚韧的榕树苗。多年来,每逢重要节日,吴玉成都会用这种独特方式,遥寄对大伯及其他英烈的深切思念。他希望把家乡的气息与祝福,跨越千山万水,送到长眠于北国的烈士身旁。
“我想让他们知道,家乡的亲人一直惦记着他们。”吴玉成朴实的话语,道出了烈士家属们的共同心声。(记者 陈木易 通讯员 林若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