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2025北京养老服务行业发展四季青论坛发布《北京市银发经济需求调查报告》。报告显示,老年食品、老年教育和老年健康在银发消费需求中排名前列。关注精神消费,注重生活品质,成为北京“银发族”消费需求的新特点。
今年4月,北京养老行业协会开展了银发经济需求调查研究工作。调研聚焦老年食品、居家助老、适老化改造等8类消费需求,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面向50岁以上人群开展问卷调查,共回收问卷2051份,其中有效问卷1842份,并形成了《北京市银发经济需求调查报告》。
调查发现,老年食品、老年教育、老年健康、机构养老、老年旅游是银发消费的高频需求。其中,老年食品需求最旺,需求率达89.5%。“这说明老年群体更加关注饮食的健康与营养。”北京养老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陈楫宝表示,老年人在食品方面有如此高的需求,这也与老年人生理机能退化,希望追求健康的心理息息相关。
老年人消费需求中,位居第二位的是老年教育,达84.5%,尤其以健康类、艺术类和社交类教育需求为主。这说明老年群体对健康素养提升、社交互动和自我实现有着强烈的渴望,老年大学、兴趣课程等市场潜力巨大。
老年健康的需求排名第三,达75.8%,主要聚焦于健康体检、慢病管理服务。这说明老年人健康意识提升,更加关注疾病预防和早期筛查,而非被动等待发病后治疗。
调查还发现,老年人对居家助老的需求低于预期。报告分析称,这是因为受访者多数为健康活力老年人,生活自主性较强,对该项服务的需求较弱。另外,部分老年人对于上门服务存在一定的心理抵触。排在需求末尾的是适老化改造,这说明老年人对适老化改造的认知有待提升,需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另一方面,适老化改造周期长、成本较高,老年人对此项消费较为审慎。
调查发现,北京老年人的消费需求呈现出更加关注健康营养,关注精神消费,注重生活品质的新特点。但在支付意愿方面,北京老年人对价格敏感。报告显示,超六成老年人愿意为教育支付低成本费用,且随着价格上升,支付意愿骤降。近八成老年人机构养老的支出预期为每月不超过6000元,需要进一步扩大普惠型服务供给。
如何把老年人的需求转化为银发消费?北京养老行业协会建议,进一步加大民生保障力度,探索发放老年消费券等措施,增强老年人消费能力,让老年人“敢于消费”;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让老年人“放心消费”。此外,还应进一步完善为老服务产品供给,丰富供给种类,增强实际功效,提升消费体验,让老年人“愿意消费”。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王琪鹏
上一篇:央行国债买卖的逻辑与推演
下一篇:福州重要通知!事关以旧换新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