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被中产追捧的lululemon(NASDAQ:LULU),正受到北美市场疲软、关税政策突变及核心品类增长失速的多重拖累,截至9月8日收盘,lululemon年内股价累计跌幅高达56%。
2025财年第二季度,尽管中国内地营收逆势增长25%,但仍难抵消全球结构性疲软。据悉,lululemon首席执行官卡尔文·麦克唐纳 (Calvin McDonald) 从未放弃到2026年底实现125亿美元销售额的宏伟目标。面对“中产三件套”光环褪色、产品生命周期过长、竞争品类失守等多重挑战,lululemon能否凭借品类扩张与顶级体育营销重回高增长轨道?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张建 摄
中国消费者仍在买,美洲市场可比销售额同比下降
在截至8月3日的2025财年第二季度,lululemon实现净营收25.2亿美元,同比增长7%。
从区域表现来看,中国内地市场净营收同比增长25%,占比达15.6%,仅次于美洲地区。增长主要来自可比销售额的提升——按固定汇率计算,可比销售额同比增长16%,主要得益于电商流量增加,但部分被平均订单价值下降所抵消。此外,自2024年第二季度以来新开设或扩建的27家自营门店及其他渠道贡献了3740万美元的营收增量。
中国内地市场毛利同比增长27%,主要原因是房租成本占营收比例下降,但产品利润率的下降部分抵消了这一改善情况。销售、一般和行政费用(SG&A)则因员工成本和数字营销投入及技术开支增加而上升。
同期,尽管所有地区净营收均实现增长,美洲市场的可比销售额却同比下降4%(按固定汇率计算为-3%),反映出美洲地区消费者转化率与门店客流量的下滑。对此,公司财报解释称,下滑原因包括经济不确定性增强、消费者信心下滑、可自由支出减少及部分产品需求疲软。
对lululemon影响尤为显著的是美国“最低限度”关税豁免政策的取消。自2025年8月29日起,价值低于800美元的进口货物不再享受免征关税待遇。lululemon总部位于加拿大,其三分之二的美国电商订单从加拿大发货,此前多数订单适用该豁免政策。公司预计政策变动导致全年损失2.4亿美元。lululemon方面称,尽管已采取与供应商谈判、选择性涨价等措施,仍无法完全抵消关税成本上升带来的冲击。
公司首席执行官卡尔文·麦克唐纳表示,关税环境变化是公司下调全年业绩预期的主要原因之一,预计毛利率和营业利润率将大幅下降。
前有耐克后有Maia Active,lululemon如何突围?
曾经以高端瑜伽裤成功打入“中产三件套”消费市场的lululemon,正面临核心品类增 长放缓的挑战,亟需通过拓展新品类和提升产品创新力来突破增长瓶颈。
在瑜伽与健身垂直领域,lululemon凭借高品质、功能性兼具时尚感的产品,建立起“瑜伽界奢侈品”的品牌形象,并在新冠疫情期间实现4年收入增长140%。然而,当前市场竞争加剧,在北美,Alo Yoga正逐渐成为湾区年轻消费者的新宠;在中国,安踏集团旗下的Maia Active也在快速追赶。
与耐克以及阿迪达斯等覆盖多运动品类、拥有众多明星代言的传统运动品牌相比,lululemon在运动号召力和带货能力方面仍存在差距。为创造新增长点,品牌正积极向瑜伽之外的高潜力领域扩张,包括签约顶级运动员,加大在F1、高尔夫、网球等高端运动领域的投入。
公司首席执行官卡尔文·麦克唐纳在财报电话会议中指出,公司目前产品生命周期“过长”,尤其在休闲与社交品类中,“产品过于可预测,未能创造新趋势”,这一点也被认为是导致lululemon美国市场表现疲软的根本原因。他坦言,现有休闲产品线“已显陈旧,未能引发消费者共鸣”。
为重振美国市场,lululemon计划在明年春季将新款产品占比从23%提升至35%,并加强快速设计能力。卡尔文·麦克唐纳强调,品牌不会为短期业绩做出损害长期品牌价值的决策,并表示,“对当前业绩并不满意,相信品牌能够也应当做得更好”。
此外,在已成为“中产新标配”的运动鞋领域,lululemon明显落后于On昂跑和萨洛蒙等新兴品牌,甚至传统竞争对手也凭借强大鞋类业务占据领先地位。目前公司仍在鞋类领域进行“测试与学习”,尚未公布具体销售数据。
为强化品牌运动属性,lululemon近期签约了七届F1冠军刘易斯·汉密尔顿作为品牌大使,并赞助美国网球选手弗朗西斯·蒂亚福和高尔夫球手马克斯·霍马等职业运动员。品牌还尝试进军篮球领域,与乔丹·克拉克森推出联名系列,并通过赞助加拿大奥运代表队、合作北美职业冰球联盟(NHL)球迷服装系列等方式,逐步拓展更多竞技体育项目。
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