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元淦恭说,作者:元淦恭,原文标题:《金砖国家,为何更紧密抱团?》,题图来自:AI生成
9月8日,巴西总统卢拉召集了一场金砖国家的线上领导人峰会。这次峰会,距离7月的年度峰会,仅仅过去了两个月。
今年七月的金砖国家里约峰会,中俄两国元首均未出席。而这一次线上峰会,中俄元首都参加,增加了活动的含金量。
印度总理莫迪没有参加昨天的金砖线上峰会(派外长代表),但上月月底专程来天津出席了上海合作组织的峰会,并在峰会期间与北京、莫斯科的领导人密切互动。印度作为金砖和上合两个多边机制的双重成员,和北京关系的回暖也是新兴经济体加强协调的重要信号。
为什么新兴经济体,尤其是金砖国家,在今年加强了“抱团”?
答案呼之欲出——特朗普的单边主义。从4月初宣布“对等关税”之后,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战措施此起彼伏。7月以来,美国陆续宣布对巴西、印度加征关税,使得两国商品面临高达50%的关税;对南非加征30%的“对等关税”,对所有进口自印度尼西亚的商品征收19%的关税。这一系列关税加码之后,金砖国家集体成为遭受关税战冲击的主要对象。
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之后,拜登的民主党政权高举价值观的大旗,制造了意识形态领域东西对峙的“类冷战”格局。今年的特朗普2.0,在对基辅的政策上出现飘忽,在关税问题上对盟友也不留空间,大大消耗了美国的道德号召力,“东西对峙”态势有所弱化,美国和新兴经济体之间的“北南矛盾”持续升级。
金砖国家的本质,就是经济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大的新兴国家。
“金砖国家”为什么在此时紧密抱团?
背后的逻辑就是四个字——发展利益。
在当今全球经济格局中,金砖国家合作有着坚实的利益基础。
中国经济崛起,引起了美国等发达国家的警惕,甚至带来美国对中国的一系列战略遏制。这是因为中国在高科技和制造业领域,侵蚀了传统发达国家的地盘。
而对于中国之外的新兴国家而言,中国的工业升级并不是太大的威胁。大部分新兴国家并不是制造业强国,反而是工业品进口国,价廉物美的中国货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也对本土产业有一定冲击,但本国国民同样也可以从中受益。
同时,中国是仅次于印度的世界第二人口大国,人均食物消费量尤其是蛋白质消费量远超印度,所以中国天然是世界最大的农产品市场。同时,中国作为世界第一大制造国,又有庞大的能源和矿业需求。
而农业、能源和矿业,恰好是许多新兴国家的优势领域。
北京和巴西的关系最近走得很近,其基础就在于双方的经贸往来。根据巴西工贸部的统计,今年1-7月,巴西的第一大贸易伙伴是中国,对华贸易占巴西贸易总额的27.7%,是排名第二的对美贸易(13.8%)的两倍。巴西对华贸易顺差达到160亿美元,占巴西贸易顺差总额的43.2%。
巴西向中国卖的是哪些产品呢?
大豆、牛肉和糖,分别占巴西对华出口额的39.7%、7.1%和1.6%,三者相加,就是巴西对华出口的半壁江山。除了食品,巴西对华出口额中还有19.7%是原油,17.4%是铁矿石。
巴西就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和矿业发达的国家,这样的国家和中国有极强的经济互补性。然而,美国也是农产品、能源和矿产的重要出口国,在一定范围内和巴西的产业结构“撞车”了,双方的贸易规模也就自然小于中巴贸易。
美国为什么能够轻松拿捏其他国家?原因之一是美国强劲的购买力。而现在,越来越多的新兴国家(包括中国在内)都意识到单一依赖美国市场的风险——与其大家都去美国那里用“内卷式”的方式谈条件被华盛顿割一刀,还不如先互相合作起来互通有无一下。
在这样的多边贸易体制下,中国是新兴国家不可或缺的伙伴。原因很简单,因为中国在农产品和基础产品领域有巨大的购买力,而购买力就是影响力,购买力就是话语权。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元淦恭说,作者:元淦恭
下一篇:非洲的行情真的被中国人搞坏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