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态电池进入加速期
创始人
2025-09-08 15:43:24
0

近期,上汽名爵(MG)旗下纯电车型MG4凭借“半固态电池+10万级定价”的组合引发行业震动。这款于2025年8月底成都车展上市的车型,以9.98万元的“半固态安芯版”成为全球首款批量装车的10万级半固态电池车型,标志着固态电池技术从实验室走向主流市场的关键突破。

 

MG4搭载的半固态电池由上汽与清陶能源联合研发,采用氧化物基固液混合技术路线,在保留5%液态电解质的同时,通过固态电解质(硫化物/氧化物复合体系)实现性能跃升。

 

中国固态电池产业在政策端形成“中央顶层设计+地方专项推进+财政金融协同”的立体化支持体系,加速技术突破与产业化落地。在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下,固态的电池的技术突破加速:2025年半固态电池装车量预计突破10GWh,全固态电池中试线良品率达90%,清陶能源、国轩高科等企业计划2027年量产第一代全固态电池。固态电池的成本快速下降:政策推动下,半固态电池材料成本从2023年的2.5元/Wh降至2025年的1.8元/Wh,预计2027年与液态电池成本差距缩小至30%。

 

eVTOL+人形机器人打开增量空间,作为eVTOL技术的核心组件,电池的性能和安全性直接决定了eVTOL飞机的性能和市场接受度。人形机器人的锂电池续航能力不足导致作业中断频繁,例如特斯拉Optimus仅能支持数小时基础任务,当在人形机器人中使用固态电池,将大大提升机器人的能力边界。

 

 

海外企业全固态电池预计量产时间在2026年后,日韩和欧美企业的研究布局较早,研发规模较大。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数据,2024年中国固态电池行业市场规模已经达到20亿元,2025年固态电池市场规模预计达到86亿元,2026年将进一步增长到205亿元,2030年中国固态电池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1163亿元。

 

 

在这个产业化趋势浪潮日益明确的趋势下,哪些企业能够受益呢?

 

本文为大家介绍3家固态电池设备公司,可以说,无论未来固态电池的技术路线如何演变,市场由哪家电池厂最终胜出,作为“卖铲人”的设备公司,都将是这场技术革命中不可或缺且确定性极高的受益者。

 

1、利元亨


在固态电池设备领域,公司自2020年提前布局,已实现全固态电池量产全线工艺覆盖,并开发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干法电极核心装备及固态电解质压制转印等关键设备样机。

 

利元亨与清陶能源、国轩高科、广汽因湃电池等企业深度合作,助力固态电池行业研发合产业化进程。利元亨2022年向清陶交付首条固态电池产线设备,涵盖电芯装配线、化成分容等,2023年该产线进入量产状态;2024年,公司中标国内头部企业的硫化物固态电池整线项目,并建立联合实验室推动新工艺研发;公司积极投入固态电池项目,为2026年固态电池批量装车测试提供装备支撑。

 

 

利元亨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5.29亿元,同比下降17.48%,营收规模虽然下降,但归母净利润达到3341.02万元,同比成功实现扭亏为。经营性现金流净额的转正标志着业绩拐点的显现。第二季度营收8.14亿元,环比增长13.93%;单季归母净利润2059.05万元,环比大幅增长60.62%,显示业绩逐季改善的势头。

 

公司的产品突破安全瓶颈:针对硫化物固态电池的毒性与防爆难题,公司设计了三级防

护体系,解决了有毒气体防护难题。2024年11月公司成功中标第一条硫化物固态电池整线装备,2025年7月开始陆续交货,标志着公司全固态整线设备受到客户认可。目前公司持续与20多家客户进行固态电池技术交流,中试线订单落地可期。

 

聚焦主业的同时,公司围绕新能源客户需求延伸的业务也成效显著。智能仓储及移动机器人业务截至今年5月31日订单规模达6.52亿元,较上年同期的0.6亿元激增近10倍,业务覆盖AGV物流、柔性产线集成,近期自主研发的复合机器人(AMR)还实现了多机协作与自适应导航。

 

2、纳科诺尔


公司核心产品为锂电池极片辊压机,覆盖动力、储能及消费电子电池领域,公司辊压设备领域市场占有率占比23.4%,为国内辊压设备市占率第一的企业。

 

公司战略聚焦固态电池设备前沿,2023年与清华研究院合资成立深圳清研纳科,公司持股40%,研发干法电极成膜复合一体化设备,推动硫化物固态电池量产。纳科诺尔针对固态电池、电极制备的工艺难点,发力干法电极、固态一体化设备,目前清研纳科已经发布多款干法电极设备。



纳科诺尔上半年营收和利润的同比下滑,主要原因是下游电池生产企业扩产步伐有所放缓,导致设备需求承压。从单季度来看,业绩已呈现出边际改善的迹象。第二季度公司营收达到2.40亿元,环比增长3.00%,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

量净额同比增长16.17%,达到9341万元。

 

 

尽管短期业绩承压,但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在手订单高达20.10亿元,这为未来1-2年的

营收增长提供了坚实的“压舱石”。2025年7月,公司的联营企业清研纳科将其自主研发的国内首台高速宽幅(固态)干法电极设备成功交付给国内头部主机厂。这台设备幅宽达800mm,速度最高50m/min,具备无溶剂、低能耗、高效率的优势。这标志着公司在固态电池前沿制造技术领域实现了关键突破,为其在未来市场竞争中占据了有利位置。

 

3、先导智能


公司是为全球少数具备全链条交付能力的企业。公司干法电极设备(负极速度80m/min、正极60m/min)、600MPa等静压机及复合转印设备(效率50m/min)填补行业空白,显著提升电池性能并降低30%产线成本。

 

 

先导智能固态电池设备已进入欧美日韩头部电池企业供应链,在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成功交付并获得重复订单,技术实力获“固态电池产业化协同先锋”称号。

 

 

先导智能2025年上半年营收和利润的双增长,特别是第二季度的业绩爆发(营收同比+43.85%,净利润同比+456.29%),标志着公司经营状况显著回暖。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大幅增长231.33%,达到23.53亿元。

 

 

上半年,公司固态电池设备新签订单占比已突破30%,订单量同比激增400%。其中,仅来自宁德时代的固态电池产线订单就达28亿元(预计2026年交付)。

 

公司的设备已出口至美国、欧洲、日韩等国家和地区,支持国内外头部客户的工艺开发、中试验证和量产线建设例如,已向韩国头部电池企业交付硫化物路线定制化产线设备,为欧洲客户的电芯工厂提供整线解决方案。

 

先导智能凭借其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固态电池整线设备技术在全球固态电池设备领域建立了深厚的护城河。不仅在国内市场占据绝对主导地位,更在海外市场快速扩张。

 

 

注意:上述均为长期逻辑


文章标题:固态电池进入加速期

文章链接:https://www.huxiu.com/article/4764682.html

阅读原文:固态电池进入加速期_虎嗅网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 2020年1月19日,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了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在北京组织的出厂评审。目前...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湖北省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 据湖北省纪委监委消息:经湖北省纪委监委审查调查,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员、副主任吴美景丧失理想信念...
《大江大河2》剧组暂停拍摄工作... 搜狐娱乐讯 今天下午,《大江大河2》剧组发布公告,称当前防控疫情是重中之重的任务,为了避免剧组工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