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日,首届茶叶机械数智化交流会在福州举办,大会汇聚相关政府部门、专家学者、企业代表等多方力量,聚焦茶叶生产加工机械的创新与应用,深入探讨数智化转型的瓶颈突破与未来趋势,为福建乃至全国茶产业的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注入强劲动能。
主题分享环节,茶树种质创新与资源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宛晓春作《中国茶产业标准化与机械化》演讲,强调标准化是产业现代化的基础。宛晓春推动了中国茶叶标准成为国际标准,成功将中国的六大茶类分类体系提升为ISO国际标准,提升中国在国际茶叶市场中的地位,在他看来,茶叶国际标准不仅关系着业界技术规则的确定,更是国际茶叶生产贸易的重要依据,而与此相对应,茶叶加工的现代化,则显著提高了茶叶品质和产业效率。
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所长陈常颂分享《基因组育种4.0:从“经验筛选”到“智能设计”》主题演讲,展现茶树种质创新的前沿进展。
智能制造成为会议焦点。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科研管理处处长赵健介绍了《闽南乌龙茶智能工厂建设实践》,展示信息技术与传统茶业的深度融合。国家现代茶产业技术体系乌龙茶加工岗位科学家郝志龙和福建农林大学教授孙威江分别就乌龙茶加工技术进展和白茶风味形成机制发表演讲。
企业代表也踊跃分享创新实践。福建省鼎艺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林清矫介绍多茶类共用自动化生产线的技术路径,福建福农作物科技有限公司代表陈占源展示了大疆无人机在茶园智能管理中的实际应用。(记者 吴桦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