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经济观察报 (ID:eeo-com-cn),作者:陈植
央行重启国债买卖操作预期骤然升温。
9月3日,财政部与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工作组召开第二次组长会议(下称“二次会议”),就金融市场运行、政府债券发行管理、央行国债买卖操作和完善离岸人民币国债发行机制等议题进行深入研讨。
作为股份制银行债券交易员的刘纯向记者表示,这令市场预期央行将很快重启国债买卖操作。
在他看来,此次央行重启债券买卖操作,受到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是在股债跷跷板效应影响下,近期债券价格回调压力较大,容易引发类似2022年四季度的“债券回调—理财赎回—债券市场动荡下跌”的负反馈效应,央行重启净买入国债可以稳定债券价格,避免上述债市动荡下跌状况再度发生,确保债券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二是拓宽央行向市场投放货币的货币政策工具选择,令各类货币政策工具使用的灵活性进一步增强。
东方金融研究发展部分析师王青向记者指出,就保持流动性充裕,引导银行加大信贷投放力度,释放稳增长政策适度加力信号等角度出发,四季度央行有可能实施降准,并适时恢复国债操作买卖,这意味着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有望进一步发力。
稳债市
面对去年债牛行情导致长期债券收益率持续下行,去年8月起央行启动国债买卖操作,既实现基础货币净投放,又维持长短期国债收益率曲线保持合理形态。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分析,当时央行“买短卖长”的国债买卖操作,有效稳定市场利率中枢,避免长短期国债收益率曲线过度平坦化所带来的市场扭曲。
截至去年底,央行通过国债买卖操作,净买入1万亿国债。
今年1月起,央行决定阶段性暂停公开市场国债买卖操作。
刘纯向记者透露,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是因为年初市场避险情绪与降准降息预期高涨,加之去年11月出台的《关于在存款服务协议中引入“利率调整兜底条款”的自律倡议》导致大量非银资金从同业存款涌入债券市场,令债券价格节节攀升与债券收益率进一步下行,其中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一度跌破1.6%的历史低点。若央行继续维持国债买卖操作并净买入大量国债,或将加剧债券收益率下跌压力,不利于债券市场平稳发展。
“随着下半年以来股债跷跷板效应凸显,央行对债券买卖操作的态度或已发生转变。”他认为。受资金弃债投股影响,截至9月4日收盘,10年期国债收益率回升至1.75%(债券价格下跌)。更重要的是,随着债券投资收益偏低,越来越多资金纷纷流向股市博取更高回报,导致理财子公司、债券基金面临更大资金赎回压力而减持债券筹资,令债市动荡下跌压力加大。
财通证券固收团队发布最新报告指出,央行重启国债买入操作的窗口期正在临近,将与降准降息形成政策组合拳,推动长期债券利率下行(债券价格企稳回升),有助于债券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二次会议提前召开,或恰好印证这项政策路径的延续性。
“过去两天,多数国债市场收益率下行(债券价格上涨),显示投资机构开始赶在央行重启国债买卖操作前,纷纷买入短期国债待涨获利,令债券价格继续回调压力有所减弱。”刘纯向记者指出。
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发力”
在业内人士看来,央行或重启国债买卖操作的另一个目的,是扩充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与提升货币政策工具使用灵活性。
在1月央行阶段性暂停国债买卖操作后,一季度央行通过加量开展买断式逆回购操作补充中长期资金缺口。
1月—3月期间,央行分别开展买断式逆回购操作1.7万亿元、1.4万亿元和8000亿元,其中3个月期2.6万亿元、6个月期1.3万亿元。截至3月末,买断式逆回购余额为5.1万亿元,较上年末大幅增加2.4万亿元。
“这意味着在暂停国债买卖操作后,买断式逆回购操作成为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投放资金,维持资金流动性合理宽裕的一大重要货币政策工具。”刘纯表示。但是,这项货币政策工具操作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比如买断式逆回购操作只能在规定时间开展操作,不像国债买卖操作可以根据资金市场供需关系最新变化“灵活实施”。
因此,央行需综合使用降准、国债买卖,MLF、买断式逆回购操作、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等货币政策工具,及时调节短期、中期、长期资金流动性,确保资金市场保持合理宽裕与资金市场利率平稳波动。
记者多方了解到,当前资金面趋紧效应加大,也是央行即将重启国债买卖操作的一大考量因素。
具体而言,9月政府债券发行会继续处于高峰期,当月商业银行同业存单到期量达到3.5万亿,达到年内次高水平,另外股市走强带动存款搬家,进一步加剧资金面趋紧压力。
市场预期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央行一面延续此前3个月的买断式逆回购加量续作模式,一面综合运用MLF、买断式逆回购操作、国债净买入操作等货币政策工具,释放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持续发力信号,保持资金面合理宽裕与货币政策延续支持性立场。
一位大型国有银行债券交易员向记者透露,当前国有大型银行已储备大量短期国债,应对央行重启国债买卖操作的头寸需求。
华创证券分析师周冠南此前发布报告显示,6月国有大型银行债券投资进一步走高,达到9574亿元,环比增量或在于二级市场买入3年期以内短期国债,原因是调节债券久期。7月他们买入3年期以内短期国债的规模进一步放量至去年8月央行启动买卖国债的水准,原因或是应对央行重启国债买卖的头寸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