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即将出台的充电车位配建指标统一标准,旨在解决日益增长的新能源汽车充电需求。这一举措将有助于规范和优化城市充电设施布局,缓解“充电难”的问题。然而,要真正实现这一目标,还需克服几大挑战。
首先,安全是首要考量。充电桩及配套设施的设计、安装和维护需要严格遵循国家相关标准,确保不发生漏电、火灾等安全事故。此外,如何在有限的城市空间内合理规划充电车位,避免对交通造成影响,也是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其次,管理机制需完善。包括建立有效的监控系统,实时掌握充电桩使用情况;制定合理的收费标准,防止资源浪费;以及加强用户行为监管,避免恶意占位等现象。
最后,还需推动技术创新,比如研发更高效的充电技术,缩短充电时间;推广智能电网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只有这样,才能全面破解新能源汽车充电难题,促进绿色出行方式的发展。
北京市正在制定统一标准,规定不同类型建筑应配建多少充电车位。目前,《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规划设计标准》征求意见稿已在北京市市场监管局网站公开征求意见,意见征集将持续至2月24日。
尽管充电桩布局在不断扩展,但不少小区仍面临安装难题。一些停车场存在故障桩无人管理、充电车位被占用等问题,私桩共享也面临诸多挑战。
随着新能源车保有量增加,充电桩布局不均衡的问题愈发明显。许多已建成的小区面临“车多桩少”的困境。例如,海淀某小区地下停车场拥有1000多个车位,但仅有不到10个公共充电桩,且这些充电桩还对外开放,导致小区内100多名新能源车主经常为充电问题烦恼。
社区书记林清表示,从安全角度考虑,私人充电桩管理难度大,一旦发生火灾,后果不堪设想。此外,很多老旧小区电容不足,如果允许随意安装私人充电桩,将影响居民日常用电。增容费用高昂,开发商或物业不愿承担这笔费用,因此安装更多私人充电桩面临阻力。一些居民因无法安装私人充电桩而暂缓购买新能源车。
相比之下,公共停车场的充电设施较为充足,但仍存在故障频发、维修不及时的问题。记者在中关村e世界地面停车场发现,部分充电桩出现故障,影响了车主正常使用。司机宋先生抱怨说,查找充电桩软件显示有空闲充电桩,但实际上却无法使用。拨打客服电话后,得到的回复是短期内无法修复。
油车占位现象普遍,使得充电设施利用率低。记者走访朝阳合生汇商场地下停车场时发现,许多充电车位被油车占据。停车场管理人员表示,虽然会尽力管理,但在高峰时段停车位紧张的情况下,油车占位难以完全避免。
私桩共享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充电难问题。正阳北里小区的石先生自2016年起通过私桩共享为其他车主提供充电服务,但由于频繁使用和不当操作,充电桩多次损坏,增加了隐形成本。此外,平台为了保障预约车主的需求,反而给充电桩所有人带来不便,石先生有时不得不去公共充电桩高价充电。
上一篇:今年暑期档,为何很反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