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买房主力群是70、80后,这两代人加起来超过4亿人口,其中70后2.01亿、80后2.1亿。
而现在的购房人群——90后和00后,总人数只有3亿多,(90后1.75亿、00后1.6亿),人口基数大幅下降。
而10后人口总量也不过1.6亿左右。主力购房群相比过去大幅减少。
再加上新生儿持续下降,2023年新生儿跌破900万,仅为2016年的一半。
这些都预示着,5年后,这批刚需预备军将直接腰斩,购房需求大幅萎缩,没人接盘,谁来支撑房价?
如今,很多小学、幼儿园都开始出现合并,甚至关门潮了,已经给出了明牌。
从2021年起,各种楼市利好政策层出不穷:降首付、降利率、放开限购、提高公积金贷款额度……能用的招几乎都用了,但效果越来越有限。
说白了,大家都明白了:政策只能托底,不能制造“牛市”。在经济增速放缓、收入不确定的背景下,很少人愿意轻易背上巨额房贷。
以前房价普涨,闭着眼睛买房都能赚钱,因为那些年中国GDP每年增长10%。现在呢,增速稳定在5%左右,
当整个经济大盘已经减速慢下来了,房产价值自然也会跟着放缓。一件显而易见的事:房子,正在从“增值资产”变回“居住品”。
房价普涨的时代一去不复返,潮水褪去,谁在裸泳就一目了然。2030年,不同城市的房子可能完全是两种命运:
一线核心地段,比如北京、上海、深圳市中心:增长速度不可能再像过去那样飞速,但是起码能保持稳定、能保值。
但300万在这些城市,可能只买得到老破小或郊区房,如果是这样的房子,就别指望大涨,能保值不亏就算是万幸。
但一旦潮水退去,谁在裸泳就一目了然了,未来五年,城市分化就会更明显,房价差距会拉大到令人窒息:
强二线城市优质地段,比如杭州、成都这样的都市: 到2030年,大概率会阴跌或横盘。如果房子在这些区域,现在300万的房子,五年后可能缩水10%-15%。
普通二线或者三四线城市:因为人口外流、产业不足,房价下跌风险很高。说不定到2030年,300万的房子跌掉30%、只剩210万,这不是危言耸听——看看鹤岗,很多小城市将来或许就是这个样子。
而且就当钱二手房市场挂牌量激增,想要实现快速卖房也不容易:你觉得值300万的房子,买家可能只认250万。这50万的差距,就是时间吞掉你的财富。
那现在到底该不该买房?有房该不该卖?
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完全看个人情况:
如果你是刚需,买房自住:其实对你来说涨跌没那么重要。关键是控制月供,建议每月还贷金额别超过收入的40%,留好应急的钱,有足够的底气应对不确定性,也求个踏实。
如果你有多套房、想变现:三四线的房子建议早点出手;强二线非核心区房子,可以考虑优化置换。如果有条件,换成一线核心区资产或许更稳——虽然不会暴涨,但出租收益可能更高,资产价值稳定性更强。
如果还想靠买房发财:建议别做梦了。房地产造富的时代已经结束,未来的机会会在科技、消费、健康这些行业里。所以,现在就要学会多元化投资,不把鸡蛋放一个篮子里,这样才能实现未来收益的最大化。
而且,值得一提的是,五年后回看今天,你可能会发现:真正的财富不是房子,而是自己的能力。所以,与其焦虑房价,不如多提升认知、学点技能。
写在最后
DeepSeek 的这个预测,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楼市热闹背后的真相:人口、收入、泡沫……
它同样也在提醒我们,房价普涨时代已经结束,未来分化调整量是大势所趋。
所以2030年300万房子还值多少钱?它已经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基于数据和逻辑的、更冷静的视角。
而我们了解趋势,为的不是制造恐慌,而是学会更清醒的决策——无论是买、是卖,还是持有,心里都有个底。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