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国产AI芯片巨头寒武纪交出了一份“史上最强”财报——上半年营收暴增43倍,达到28.8亿元,利润也突破10亿元。要知道,去年此时,寒武纪还处于亏损5.3亿的困境。
从巨亏到巨额盈利,寒武纪仅用了一年时间。这样的成绩即便放在整个A股市场,也实属罕见。
利好消息刺激下,今天下午一开盘,寒武纪股价便直冲1464元的历史高点,超越茅台,成为新一代“股王”。难道“酱香型科技”的戏言要在寒武纪身上成真?
随着公司股价飙升,寒武纪的股东们也收获颇丰。
第一大股东、公司创始人之一的陈天石,身家暴涨至2000亿元,很可能已成为江西首富。
第七大股东、号称“超级散户”的章建平,凭借过人的眼光与胆识,于去年密集买入寒武纪股票,累计达600万股。以建仓成本约30亿元计算,这轮暴涨至少为他带来50亿元的收益。
章建平在散户圈中被尊称为“盟主”,公开资料极少,甚至连一张正面照片都难以找到。仅知他生于1966年,身份证登记住址位于杭州市下城区某一普通居民小区。
据传闻,1996年,30岁的章建平怀揣5万元进入股市,凭借敏锐的操作,一年后账户资金增至20万元,2001年达到750万元。2007年,他趁大牛市全力出击,重仓持股,一举成为亿万富豪。
随着财富和名气的积累,章建平深谙“闷声发大财”之道,愈发低调。早年他还曾与股民线下交流,分享投资心得,但成为亿万富翁后,便几乎消失在公众视野中,谢绝一切公开活动。
参考与他同期成名的徐翔,只能说章建平确实非同一般。
熟悉章建平的人形容其炒股风格为“热衷追热点”,一旦看准机会便重仓投入,坚定不移。这次投资寒武纪大赚50亿元,无疑再次体现了他“追热点+重仓”的典型风格。
那么,章建平究竟看中了寒武纪哪一点?
八个字:AI芯片、国产替代。
如今几乎无人否认AI是下一个时代的发展热点,但我们却难以获取最先进的AI芯片。美国试图以此延缓我们的发展步伐。
寒武纪自成立之初,就立志打造国产自主可控的AI芯片。尽管一路走来坎坷不断,屡被质疑“骗补贴”“炒概念”,但其芯片在AI行业内的评价正持续提升。
以思元590为例,这款主要用于大模型推理训练的芯片,性能已达英伟达最先进芯片A100的60%–90%,在部分应用场景(如AI医疗诊断)甚至可与英伟达媲美。
一位AI从业者表示:“近年来英伟达芯片价格从10万元涨至50万元,如果改用思元590搭建集群,成本比英伟低30%,经济上更具优势。”
同时,国家政策也明确引导,要求新建算力集群中国产芯片使用比例不低于45%,这为以寒武纪为代表的国产芯片企业开辟了一块专属市场。
目前,字节、阿里、腾讯等一线互联网大厂均已成为寒武纪客户,中国移动、国家电网等“国家队”也纷纷下单。这些头部客户为寒武纪带来巨大的市场想象空间。
当然,即便有这些企业的支持,寒武纪是否真能匹配1465元的股价,仍存争议。
例如在技术方面,寒武纪芯片仍落后英伟达一个世代。后者最先进的H100芯片已采用4nm制程,而寒武纪仍停留在7nm阶段。加之受国产代工能力限制,未来能否顺利量产4nm产品尚存疑问。
此外,寒武纪的盈利高度依赖大客户。去年,前五大客户贡献了94%的销售额,今年一季度虽降至85%,但若其中任何一家削减订单,都可能导致寒武纪再度由盈转亏。
2023年,寒武纪股价曾在短时间内暴涨200%,随后遭遇原始股东抛售、股价暴跌。关键时刻,创始人陈天石作出“不减持”承诺,才稳住市场信心。
按理说,该承诺已于今年初到期,陈天石已可套现。因此,寒武纪股价未来走势如何,或许就看他是否选择减持。
作者:9527
参考资料
《A股“新股王”诞生》财联社
《寒武纪造富盛宴:超级牛散章建平浮盈超50亿 创始人陈天石身价近2000亿》腾讯财经
《寒武纪上半年营收暴增4347.82%,净利润扭亏为盈》华尔街见闻
《营收暴增4230%!国产AI芯片巨头寒武纪迎来高光时刻 》搜狐
《寒武纪85后创始人身家超1500亿,寒武纪暴涨背后》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