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晚间,金晶科技(600586.SH)披露2025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受玻璃、纯碱行业需求整体下行的影响,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3.94亿元,归母净利润-9626.95万元。尽管业绩短期承压,但公司通过供应降本、技术升级及财务结构优化等举措,推动多项运营指标呈现积极变化,展现出较强的经营韧性。
报告期内,金晶科技营业成本同比下降22.73%至21.92亿元。期间费用合计为2.87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691.67万元。其中,销售费用和财务费用分别同比减少7.23%和34.72%。
公司的财务状况也同步改善。截至6月末,公司货币资金余额达17.46亿元,同比增长2.21%;应收款项同比大幅下降35.26%至4.07 亿元。债务端,公司长期借款同比减少6.23%至6.58亿元;应付账款较2024年末下降8.87%至11.01亿元。
作为国内玻璃与纯碱行业双龙头企业,金晶科技拥有“矿山/纯碱—玻璃—玻璃深加工”的完整产业链布局,产业链协同效应持续释放。2025年以来,公司围绕“绿色建筑、绿色能源”两大核心方向,加速产品结构调整。一方面,离线产品双基地产能得到充分释放,产品膜层质量明显提升,设备故障时间显著下降。另一方面,在线镀膜产品精准把握市场机遇,工业领域市场份额持续扩大,并成功切入绿色交通领域核心客户体系。
值得一提的是,金晶科技于今年上半年完成了5号超白玻璃生产线(国内首条)的技改,并于7月1日重新点火。技改完成后,一次成型的超白玻璃长度有望达到30米,或再次刷新世界纪录,产品透光率将提升至92%,公司在TCO导电玻璃领域的领先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
金晶科技供图
海外业务方面,金晶科技马来西亚子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35亿马来西亚令吉,净利润796.83万马来西亚令吉。
在短期业绩波动下,金晶科技仍重视投资者回报,通过实际行动传递对公司长期发展的信心。根据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决议,公司向全体股东合计派现2096.01万元(含税);公司于4月启动的1亿元-2亿元回购计划推进顺利,截至6月末已累计回购2035万股,回购金额达9826万元;此外,公司在2022年度回购的1143.23万股已于8月5日全部完成注销,有效提升了每股收益。
上半年,玻璃行业受房地产低迷拖累需求下行,光伏玻璃行业亦面临产能过剩与价格下行压力。但短期波动未改中长期发展趋势,伴随国家对节能玻璃政策支持力度加大、新能源领域技术迭代提速,行业仍处于结构优化与绿色转型的重要机遇期。对此,金晶科技明确表示,未来将持续推进技术升级与产品结构优化,以主动调整应对行业周期性波动,不断提升综合竞争实力,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来源:金融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