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区企业
联合福能海峡发电有限公司研发的
中国首个深远海风电项目——
长乐C区海上风电智能运维
一体化平台
为海上风电运维领域提供了新技术
促进国内海上风电向深远海发展
一起来看↓
长乐C区海上风电智能运维
一体化平台研发与应用
一、案例概况
长乐C区海上风电项目是中国首个在台风频发、水深超40米、离岸超40公里的复杂海域建设的深远海风电项目,总装机容量496MW,年发电量达 17.4亿千瓦时。项目面临四大挑战:极端海况、数据孤岛、运维效率低、设备管理粗放。为响应“双碳”目标,福能海峡公司研发“智慧海电中心”平台,通过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实现“无人值守、少人运维”新模式,推动海上风电高效开发。
二、主要实施内容
智慧海电中心深度融合了工程设计、数字化移交应用与新一代信息技术,以深度智慧为导向进行预先的工程设计,加上数字化移交的源头基础数据,融汇贯通各类设备监测数据和信息化运维数据,建立数字资产的共享平台,解决不同厂家系统各自为政、数据孤岛现象严重的问题,实现数据源唯一和数据有效利用。
图 1 数字化展示界面
(一)数字孪生系统
利用计算机图形处理、三维可视化技术等,将风电场场景、发电流程、运行统计数据等生动地展现在大屏幕上,并进行交互处理,从而使得项目更加直观、具有渲染力。通过数据挖掘、分析,并以可视化数据形式展现,清晰有效地将分析结果信息进行解读和传达,实现企业高效地提取有价值信息。
图 2 海上升压站数字孪生画面
图 3 风机数字孪生画面
(二)生产运营一体化系统
根据业务需求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图标形式展示生产运行过程相关信息。
1.设备管理:以设备台账为中心,通过 KKS 编码为纽带实现信息互联互通,形成完整维度的数据应用,实现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
2.备品备件智能管理:平台根据数据分析,智能生成安排备品备件的种类/规格/数量,运行现代管理理念和技术改进和完善海上风电场备品备件管理。
3.两票管理:在设备及系统检修作业时,落实安全技术措施,组织措施及有关人员安全责任。
图 4 两票工作画面
气象预测方面,运维团队常常面临因天气突变而导致的作业中断或延误,极大影响了运维效率。如今,借助该系统,2024年累计增加有效运维时间420小时,关键设备故障修复及时率从70%提升至95%。
(三)环境与社会效益
长乐C区海上风电场因可利用率提升增发的5750万千瓦时绿电,在环境与社会层面产生了广泛而积极的影响。经专业计算,相当于额外减排4.5万吨CO2。这一减排量对于缓解全球气候变化压力、改善区域空气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这些绿电能够满足1.5万户家庭的年用电需求。
四、应用获奖及成果情况
该项目的应用实践为海上风电运维领域提供了新技术,有效拓宽了海上风电运维的路径,引领海上风电运维新思路、新维度,促进国内海上风电向深远海发展。项目获得第十二届“龙图杯”全国 BIM一等奖、第四届智建杯智能建造创新大奖银奖、福建省第五届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应用大赛三等奖、第七届“优路杯”全国 BIM技术大赛铜奖、第十三届“创新杯”建筑信息模型应用大赛三等奖等五项奖励,项目取得福能海上风电监测预警平台V1.0、福能海峡自动海上升压站环境监测报表程序V1.0两项软著。
专家点评
长乐C区海上风电智能运维一体化平台研发与应用项目充分结合长乐外海复杂海域环境,深度融合新一代信息技术,打造“智慧海电中心”。通过数字孪生系统、生产运营一体化系统、风电机组智能预警系统和气象服务管理系统,实现数据融合与智能化运维,显著提升了风机可利用率,经济社会效益显著。项目应用实践为海上风电运维领域提供了新技术,有效拓宽了海上风电运维的路径,引领海上风电运维新思路、新维度,促进国内海上风电向深远海发展。
上一篇:松弛又焦虑的美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