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则谣言让一家市值数百亿的公司在一小时内蒸发超百亿港元,东方甄选19日的股价表演堪称港股市场近年来的“经典”高台跳水。
8月19日,新东方旗下电商平台东方甄选(1797.HK)的港股股价坐上“跳楼机”。截至收盘,其股价大跌20.89%,报收34.32港元/股。而就在当天午后,其股价一度大涨超过25%,冲至53.7港元/股的历史高点。
从暴涨25%到暴跌21%,东方甄选股价的“惊天逆转”只用了短短一个小时。
谣言突袭,股价闪崩
当天下午,社交平台上突然流传一则传言:新东方集团CEO周成刚涉嫌通过关联交易侵占上市公司利益,已被监管部门立案调查。
传言还特别指出“此消息尚未被正式公告,但引发投资者恐慌性抛售”。这两个未经证实的消息迅速引发投资者恐慌性抛售。
股价跳水的速度令人瞠目结舌。从14点49分开始,东方甄选股价极速下挫,在一个多小时里从53.7港元跌至最低点34港元,跌幅高达36.7%。
紧急回应,全面辟谣
面对市场异常波动,东方甄选迅速行动。公司投资关系总监在微信群内表态:“没有这样的事情。我们还在年报静默期。”
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回应更加简短有力,对新浪科技表示:“这是彻底的谣言。”
随后,东方甄选官方微博发布声明,称关于周成刚的传闻纯属谣言,公司已启动报警和司法流程,对于这样的不法行为,将一追到底。
报警追究,绝非玩笑
东方甄选在声明中表示,“已启动报警和司法流程,对于这样的不法行为,我们将一追到底。”如此迅速且强硬的回应态度,在港股市场中并不常见。
对于恶意造谣、传播不实信息者,公司保留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周成刚何人?俞敏洪老搭档
传言涉及的主角周成刚究竟是什么人?公开资料显示,周成刚是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首席执行官,与俞敏洪是相识相知40多年、合作共事20多年的老搭档。
周成刚1984年毕业于苏州大学外语系,1998年获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传播学硕士学位。曾任英国广播公司(BBC)亚太部记者、节目主持人,2000年加入新东方,先后担任过上海新东方学校校长、北京新东方学校校长等职。
为何此时出现谣言?
东方甄选将于近期发布截至2025年5月31日的2025财年业绩报告,公司正处于年报静默期。静默期是上市公司敏感时期,市场传言最容易影响股价。
值得注意的是,从7月份开始,东方甄选股价离奇暴涨,从11.86港元一路飙升至53.7港元,一个多月内涨幅超过350%。
即使经历19日的大跌,其涨幅仍然达到了188%。如此巨大的涨幅,背后必然积累了大量获利盘,市场心态脆弱。
造谣者将面临何种惩罚?
根据中国证券法律法规,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操纵证券市场的行为,可能面临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罚款等行政处罚;情节严重的,可能涉嫌操纵证券市场罪,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证券法》第五十六条规定: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
传播虚假信息的市场主体,最高可处以违法所得一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二十万元的,处以二十万元以上二百万元以下的罚款。
历史相似案例不少
A股和港股市场都有过类似谣言操纵股价的案例。通常的操作手法是:先悄悄建仓某只股票,然后通过各种渠道散布利好谣言,推高股价后出货获利。
或者是先融券卖空某只股票,然后散布利空谣言,打压股价后平仓获利。19日东方甄选的交易数据显示,单日成交高达93.85亿港元,明显有大量资金异常流动。
投资者如何避免成为受害者
面对市场传言,投资者应保持冷静心态,核实信息源可靠性。上市公司公告、交易所披露信息、权威媒体报道才是可靠的信息来源。
社交平台、微信群、股吧等地的传言,往往缺乏可靠信源,投资者应谨慎对待。尤其是在上市公司静默期、重大事件前夕等敏感时期,更要对市场传言保持高度警惕。
股价的剧烈波动让东方甄选市值在短时间内蒸发超过百亿港元。
交易数据显示,东方甄选单日成交高达93.85亿港元,超过平时数倍。这么大的交易量,不可能全是散户行为。
香港证监会一向对市场失当行为持“零容忍”态度。一旦发现有人散布虚假信息非法获利,违法者不仅可能面临巨额罚款,还可能被判刑事监禁。
(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