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珞石居,作者:珞石居,题图来自:AI生成
成年人的感官常常会逐渐麻木,因为习惯会让感官钝化。
眼睛每天对着同样的屏幕,舌头咀嚼着差不多的味道,皮肤感受到的多半是桌面、椅背。
办公室的键盘声、地铁的广播、手机的震动,相同的信号每天都涌进大脑,然后大脑学会自动屏蔽它们:“这已经见过、听过、闻过、感受过,不必再浪费注意力。”
于是生活只在一个极小的感知区间里运转。
而丰富的感官体验,会重新建立和世界的亲密关系。
你不能一边滑手机一边吃饭,还指望能真正尝到食物的滋味;你不能在匆忙的脚步里,捕捉到风吹过脸颊的温度。
丰富感官体验的第一步,是让自己慢下来。给感官腾出空间,让它们有机会充分伸展。
比如在清晨出门时,不急着戴上耳机,先让耳朵去听世界的原声。也许是隔壁厨房传来的锅盖碰撞声,也许是小区里鸟儿的短促啼叫,也许是远处施工的低沉轰鸣。
原来冬天的风味道干净,夏天的风却带点潮湿和草叶的腥气。
用触摸去感受物品的质地。桌面的凉意、布料的柔软、纸张的纤维、陶瓷杯的温度、雨滴落在皮肤上的弹跳感。
用耳朵去接收真实世界的响动。风声、叶子摩擦的沙沙、远处的狗吠、楼上的脚步、地铁进站前的空气涌动。
原来声音有温度、有方向、有深浅,还会唤起记忆。某种鸟叫可能让你想起小时候的夏天,某种机器的轰鸣让你想到多年前的旧工厂。
习惯了固定的菜单,固定的调味方式,会让味觉变得狭隘。
不妨尝试那些从未用过的香料,把不同质地的食物混合在一起试试;在吃饭的时候,让嗅觉和味觉来主导感知,而不是让视觉占据全部。
当感官不断丰富,情绪、记忆、创造力也都会跟着变得丰沛。
当一个人能在一片树叶的纹路里获得美感,在一杯茶的香气里获得慰藉,就会更容易感到满足。
你会更容易找到生活的意义,因为世界不再是单调的背景,而是无穷无尽的细节和惊喜。
用眼睛、耳朵、鼻子、舌头、皮肤,和那些你无法用语言准确描述的感知,去感受生活的温度、气味、重量、声音、味道。这些体验累积起来,会让人逐渐摆脱麻木。
不是因为生活突然变得非凡,而是因为注意力重新被调动。每天走同样的路,但抬头时会发现原来那栋楼的外墙在夕阳下会呈现不同的金色;喝同样的咖啡,却会在某次入口时尝出微妙的果酸。
世界其实一直很丰沛,只是人常常把自己锁在重复的模式里,不去看,不去听,不去闻,不去尝,不去触碰。
丰富的感官体验并不需要跳伞、潜水、环游世界才能做到。更多时候,它是一种决心,在日常的普通瞬间,把自己完整地放进去。
吃一口饭时就只吃饭,走路时就只走路。
哪怕没有宏大的意义,没有轰动的成就,只是单纯去感受世界的丰富,已经足够让心里生出满足。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珞石居,作者:珞石居
上一篇:成都银行换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