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赚翻了!我国收购邦巴斯铜矿,投资仅70亿,如今总价值超千亿美元
创始人
2025-08-02 20:15:16
0

2014年,全球铜价低迷,中国五矿却果断砸下70亿美元,收购了秘鲁安第斯山中的拉斯邦巴斯铜矿。

当时被嘲笑为“埋在山里的冤枉钱”,如今却产出270万吨铜,成为中国制造业的关键支点,撬动未来二十年的资源安全与话语权。

这一笔,是生意,更是战略。

你还认为中国只是去“买矿”的吗?

十年前的“冤大头”成了千亿赢家

当年谁都没想到,中国企业敢去秘鲁山顶接手一个“别人都不敢碰”的铜矿项目。

这座位于海拔4000米、距库斯科75公里的矿山,虽然拥有超千万吨的铜储量,但由于基础设施薄弱、开发成本高昂、政治局势复杂,一直处于“有矿没人挖”的状态。

2014年,恰逢国际铜价跳水,矿业巨头嘉能可急于脱手,中国五矿抓住机会,以70.5亿美元拿下了拉斯邦巴斯铜矿。

这座矿之所以被称为“超级铜矿”,是因为它探明储量仅查明了不到10%,但就已经确认储铜超过1000万吨。

矿石铜品位高达48.5%,同时伴生银资源,每吨矿石中平均含银293克,这在全球范围内都堪称“矿中精品”。

中国五矿之所以敢重金投资,正是看中了这座矿的长期战略价值。

2016年,这座矿正式投产,仅前五年就实现了平均年产铜45万吨,占当时中国国产铜的五分之一。

截止2025年,累计产铜已达270万吨,剩余可采储量仍超过千万吨,项目估值突破千亿美元。

从“矿坑”到“铜海”,从“疑云”到“奇迹”,这座山的财富如同喷泉一般,不断涌现出来。

而更令人佩服的是,中国企业不仅买下了矿山,更带去了完整的建设与管理体系。

从矿权谈判、属地安置、水电建设,到道路修建、港口对接、环保协议,中国方案让这个项目从“纸上谈兵”变成“资源工厂”。

中国没有只买矿,而是买下了铜资源的未来命脉,更掌握了全球铜定价权的重要筹码。

一根铜管连起全球产业链

邦巴斯铜矿的战略意义,远不止一座矿山那么简单。

它像一根长长的“铜动脉”把秘鲁的矿石源源不断输送进中国制造业的心脏。

2023年,一艘运载1.13万吨邦巴斯铜精矿的货轮抵达南京港,这些精矿最终流入江西铜业、铜陵有色等冶炼巨头,成为电线、电缆、电机、电动车、光伏面板等产品的原料。

这一物流链,从山顶到港口、再到工厂,背后是一整套由中国主导的资源调度体系。

铜矿通过马塔拉尼港上船,经过太平洋进入南京港,然后直供冶炼车间,形成“资源—海运—冶炼”闭环。

这不仅提升了运输效率,更实现了品控安全与成本可控。

中国通过这条“铜通道”,成功对冲了全球铜资源的地缘政治风险。

在全球铜市场严重依赖南美、非洲的背景下,中国自有的稳定资源供应尤为关键。

数据显示,中国铜资源对外依存度一度高达75%,邦巴斯的投产大大缓解了国内冶炼企业的原料焦虑。

而这场资源回流,也拉动了中国多个产业的协同增长。

铜矿的运载船由中国制造,港口由中国设计建设,连同运输合同、海关报关、金融清算,都是中国模式在全球的一次成功输出。

每一船铜矿的背后,关联着数百个国内订单。

正是这套“拿资源—带产能—控物流”的组合拳,让中国在全球铜产业链中不再只是买家,而成为规则制定者。

五矿还将邦巴斯打造成全球领先的“智能矿山”。

从山顶爆破、碎石、运输到船运调度,80%以上流程实现自动化操控,所有矿车、运输设备都受控于远程调度系统。

同时,五矿部署了“智能头盔”“风险闭环控制”等安全体系,实现工人动态数据实时上传调度室,安全系数远高于传统矿区。

铜矿的每一吨矿石,不仅连接着中国制造的引擎,也系着中国能源转型、科技跃迁的脉搏。

新能源汽车、风电光伏、智能电网背后,无不依赖铜的支撑。

邦巴斯已不只是矿山,更是中国工业战略地图上的“关键锚点”。

中国式资源投资

在西方媒体看来,中国企业“走出去”往往被视为经济扩张。

但在秘鲁,邦巴斯铜矿项目却被当地政府和居民视为“转型样板”。

这是因为中国企业带去的不仅是投资资金,更是完整的生态建设与社会融合体系。

项目运营至今,五矿累计向秘鲁缴纳税费超过128亿人民币,当地阿普里马克大区的人均GDP增长了近3倍。

从一个偏远山村到人均增长2.7万元,这种改变不仅体现在数字上,更体现在百姓的生活质量里。

中国五矿不止修矿山,还修学校、通电网、建医院。

教育投入累计达2340万元,援建了多所小学,并为学生配备了平板电脑与光纤网络,彻底改变了当地“孩子走三小时山路去上课”的状况。

在当地人眼中,“五矿来的地方,孩子有书读,山村有路通。”

更关键的是就业与技能培训的全面升级。全矿区98.4%的员工来自本地,2023年新增就业岗位超过5600个。

而且这些岗位不再是“苦力活”,而是高技能工作。

五矿设立职业培训中心,系统培训电焊工、爆破工、选矿工程师,为秘鲁培养起一支本地化、高技能的矿业人才队伍。

在生态治理上,项目累计种植乔灌木190万株,恢复生态面积达368公顷,每年调派500人次对水源地、草坡进行养护管理。

五矿还自建“生态监测实验室”,实时跟踪矿区水质、空气、排放情况,一旦发现异常自动停工处理。

秘鲁环境部门甚至专文表态:“这是矿山,不是伤山。”

更温暖的一笔,是五矿为当地女性设立职业转岗培训项目。

矿区的女性不再局限于传统家务,而是走入矿山担任文职、巡查、安全监督等岗位,平均薪资提升超过40%。

在很多家庭里,女性第一次成为经济支柱。

这种“交税—交账—交朋友”的模式,让中国企业在资源国建立了前所未有的信任关系。

孩子在中国人建的学校读书,父母在中国人管理的矿里上班,村庄因为中国的水电而种出二茬蔬菜。

这种共生系统,远胜于任何一纸合同。

如今,邦巴斯铜矿仅开发了10%,剩余区域仍在勘探准备中,预计生命周期可持续超过20年。

它不仅是冶金行业的一块宝矿,更是中国在全球资源格局中的“战略定海神针”。

结语

拉斯邦巴斯铜矿的故事,是一个国家战略耐心的胜利,是中国企业“走出去”成功融合的样板。

从被嘲笑的70亿“亏本买卖”,到十年后赢得千亿资源回报,这不仅是一次市场押注,更是一场地缘安全的提前布局。

它让世界看到,中国不再只是资源争夺中的追赶者,而是构建全球资源规则的新力量。

在全球铜资源越发紧张的背景下,邦巴斯的意义已远超经济范畴。

它是一座矿,更是一根产业血管,一条外交纽带,一个系统工程。

未来,更多这样的项目将继续被中国写进海外,写进信任,写进未来的国家命脉里。

铜矿之路,正是中国强国之路的延展。

参考资料:

万吨铜精矿运抵南京港.广州光亚法兰克福展览.2016-03-21.

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五矿高质量建设运营拉斯邦巴斯铜矿.国资委.2024-12-16.

中国铜矿:最早的、现储量最大的、海外具代表性的.战略性关键金属科普平台.2025-05-01.

中企秘鲁接手全球最大在建铜矿.中国日报.2014-08-05.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 2020年1月19日,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了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在北京组织的出厂评审。目前...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湖北省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 据湖北省纪委监委消息:经湖北省纪委监委审查调查,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员、副主任吴美景丧失理想信念...
《大江大河2》剧组暂停拍摄工作... 搜狐娱乐讯 今天下午,《大江大河2》剧组发布公告,称当前防控疫情是重中之重的任务,为了避免剧组工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