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哪些消费投资人赚到大钱?
创始人
2025-08-01 13:23:16
0

请你提供具体的上半年消费投资相关内容呀,比如相关的投资领域、具体的投资案例或数据等,没有这些信息我没法准确写出具体哪些消费投资人赚到大钱呢。



有人在喊投资退出难,有人赚得盆满钵满。


当蜂巧资本在2025年5月以190.2港元/股清仓泡泡玛特,14年坚守最终换来31.23亿港元的史诗级退出时,江苏宏信的基石投资者却因港股IPO首日破发承受IRR -10.6% 的亏损。


这一幕恰是2025年消费资本退出的缩影——有人斩获400倍回报笑傲江湖,有人含泪止损黯然离场。


2025年哪些资本成功退出了,还赚到了钱?哪些消费赛道更受重视,哪些赛道又被冷落?对消费品行业,又意味着什么?


沥金对2025年上半年各种类型的消费品行业退出事件进行了复盘研究,希望能给读者带来更多启发。



投资退出加速,哪些机构赚到钱了?


整体来看,投资机构的退出相对活跃了一点,从IPO退出上半年有10起就能看出来。


从受理数量来看,A股IPO通道的确是正在放开。


今年上半年,A股三大交易所合计受理IPO申报11家,其中科创板2家、深主板1家、北交所8家。去年同期仅北交所受理2家申报,沪深两市都是零受理。


但IPO只是退出的一部分,更多基金减持公告发了一遍又一遍,但卖不出去只能砸在手里,押中“当红炸子鸡”的仍然是少数,大量普通企业仍在IPO破发、流动性枯竭的泥潭中挣扎。



从退出事件的细节来看,还有这样三个特征。


首先是国资接盘比例攀升


山东财金、浙江国资(宁波工投、浙江医药集团)、扬州广陵国投等机构在2025年老股转让中占比超30%。例如山东财金接手山东阳成生物3.23%股权,浙江国资承接宁波涌联汇股权。


其次是,消费品牌的IPO回报两极分化


既有蜜雪冰城、沪上阿姨(嘉御资本部分份额回报9.14倍)、古茗这样的高回报率案例,也有江苏宏信超市港股IPO破发的案例,传统零售估值正在承压。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港股越发成为IPO退出的香饽饽


蜜雪冰城在港股上市,市值超2000亿,连Pre-IPO轮的投资者都有超过8倍的回报;沪上阿姨5月份登陆港交所,目前市值超过130亿港元。


再者,并购多集中于成熟品牌。


并购退出中16.5亿元全资收购丝域实业(头发护理)、高丝收购印度护肤品牌Foxtale,表明资本向已验证商业模式的个护、美妆细分赛道集中。


产业资本并购整合也正在加速,孩子王收购丝域实业、百果园参与温氏乳业老股转让,凸显产业方通过并购补全生态布局。


最后,非头部企业多转向老股转让。


67起老股转让中52%为区域型消费企业(如珠海品悦荟萃餐饮、西安瑶瑶餐饮),因IPO无望选择老股转让变现。



三大趋势,反映消费市场变化


消费市场也正在发生一些更深层的变化,从中可以发现三个大趋势。


首先是资本正在撤离非头部项目


典型如上海耐动体育,动域资本全额回购20%股权,杭州舒彩网络0.02%股权也被回购。这些项目多处在边缘消费领域(啤酒代理、地方电商),标准化程度低。


这些多为2017~2018年投资的项目,持有7~8年后仍未达预期,消费基金存续期往往集中在6~7年,时间超限,即使割肉也不得不退出。


其次是茶饮赛道出现集体IPO退出潮


古茗、蜜雪冰城、沪上阿姨顺利实现IPO,这三家品牌的IRR(投资的年化收益率)也十分理想,分别达到了35.8%、40.5%和137.1%。


值得留意的是,这几家品牌都经历过2019~2022年的资本狂热期,美团龙珠、高瓴在蜜雪单笔投资都达到了9.3亿。


之所以出现退出潮,原因有两点:茶饮赛道渗透见顶,以及机构资金的流动周期到了。


按窄门餐眼的数据,全国现制茶饮门店总数已经接近40万家,一二线城市每万人门店数超过4.2家,饱和信号明显。另一方面,红杉中国投资古茗到退出是1539天,与基金清算节点还算契合。


对比其他项目,茶饮赛道满足了资本“高频刚需+标准化运营”的效率需求,选择在当下的高点退出,是个不错的时机。



再次,在传统零售与食品赛道亏损退出相对高发,这些赛道政府基金普遍撤退。


典型案例如江苏宏信,IPO时IRR竟为负值,反映实体零售受社区团购冲击。


国资的战术撤退在山东、江苏两省尤为醒目。山东财金集团从山东米满多智能科技和山东奥乐客同步撤资,江苏国资则从江苏有色金属进出口、江苏奥普莱医疗等项目中退出。2025年国资背景基金在消费领域退出事件达38起,占全部退出事件的37.2%,撤退资金规模超28亿元。


这些曾依赖政府补贴的地方消费品牌,正失去“温室保护”,被迫直面市场竞争,这也说明政策红利的时代已经终结,品牌必须建立真正的市场竞争力。



这些现象背后有共同的根本原因,一是消费市场结构性变化明显,Z世代消费占比显著增加,传统产品需求转移。二是资本环境紧缩,投资机构回笼资金压力增大,三是实体消费遭遇线上冲击,即时零售和电商对传统实体冲击明显。


沥金点评


茶饮成为最后赢家绝非偶然。蜜雪冰城2.3万家门店覆盖全国县城,古茗采用“区域冷链配送”保证鲜果供应,它们的成功证明:在消费下行周期,极致效率才是护城河。


健康消费的技术突围也带来新启示。太力科技把航天材料转化为家用真空收纳,C技源用微胶囊技术解决益生菌失活难题。它们的产品溢价不是靠营销,而是专利技术创造的不可替代性。


个护美妆的困境则是一面镜子。除丝域实业被并购外,全年无头部公司退出成功。大量依赖代工、配方同质化的品牌,在流量成本飙升后陷入僵局。


未来消费投资的破局点在哪?


能穿越周期的从来不是网红爆款,而是扎进产业链深处的定力。背后沉默的耕耘,才是消费行业真正的护城河。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沥金,作者:沥金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 2020年1月19日,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了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在北京组织的出厂评审。目前...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湖北省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 据湖北省纪委监委消息:经湖北省纪委监委审查调查,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员、副主任吴美景丧失理想信念...
《大江大河2》剧组暂停拍摄工作... 搜狐娱乐讯 今天下午,《大江大河2》剧组发布公告,称当前防控疫情是重中之重的任务,为了避免剧组工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