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应急综合保障基地近期展现出卓越的应急处置能力。在这段时间里,他们积极投身于灾情应对工作,成功处置了多达 10 余起各类灾情,无论是自然灾害还是突发事故,都能迅速行动,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同时,基地还开展了 15 轮实战演练,不断提升应急队伍的实战水平和协同作战能力。通过这些实际行动和演练,福州应急综合保障基地为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做好了充分准备,成为守护福州的坚实力量,让市民在危难时刻感受到了可靠的保障。
闻“汛”而动 筑牢安全防线
福州应急综合保障基地近期处置灾情10余起,实战演练15轮
当前正值防汛关键期,夏季风带来的暖湿气流与北方冷空气频繁交汇,加上台风深入内陆等影响,福州近期降雨频繁,市防指接连发布防台风、防汛应急响应,福州市应急综合保障基地闻令而动,截至7月29日,已累计处置灾情10余起,出动救援人员上百人次,组织15轮水域救援、排涝作业等模拟实战演练,为全市防汛救灾工作织密安全防护网。
中国安能救援队整装待命。(受访者供图)
7月21日,受持续强降雨影响,罗源县、长乐区发生严重内涝。基地接市应急管理局指令后,立即抽调17名中国安能救援队员和1名基地救援队员,携5台“龙吸水”大流量排水抢险车及1台综合指挥车,分赴两地紧急排涝。“当时罗源县松山镇岐头村积水最深处达2米,我们接到指令后立刻集结队员在1小时内抵达现场,昼夜奋战32小时后将水位降至安全线以下。”驻扎在基地的中国安能福州备勤队副队长许武说。
这场高效有序的救援,是基地发挥“应急堡垒”作用的生动缩影。今年入汛以来,市应急管理局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围绕“大应急、大预防、大救灾”工作思路,依托福州市应急综合保障基地,构建起全方位防汛体系,为城市安全保驾护航。
2024年,根据国家提升基层应急力量的总体要求,市应急管理局对基地进行改造,从单一的防汛物资仓库升级成集应急物资仓库、市级自然灾害避灾点、社会应急救援力量培训基地、大学城片区防汛前沿指挥部于一体的应急综合保障基地,为防汛减灾奠定基础。
福州市应急综合保障基地负责人张良诚介绍,作为全市应急物资的“总粮仓”,基地储备88种物资,“龙吸水”、水陆两栖救援车、冲锋舟等防汛物资一应俱全。市应急管理局通过委托福建盛辉物流,联合福建高速等公司,实现全市抢险车辆免费通行配送救灾物资,确保物资“调得出、用得上”。今年3月,中国安能集团派驻26名队员携带17台重型装备常驻基地,与18支民间救援队共2700余人形成“专业队伍常驻+社会力量联动”的救援体系。基地还构建起“平战结合”的运作模式,汛期作为大学城片区防汛前进指挥部,辐射金山、闽侯、福清及闽清部分山区,对突发汛情进行处置,入汛以来基地已组织15轮水域救援、排涝作业等模拟实战演练,以“备”应“急”筑牢安全防汛网。
“防汛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容不得丝毫懈怠,我们将密切关注‘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雨情汛情和台风形势,依托基地加强应急处突力量的预置布防,做好救灾救助。”福州市应急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还将积极推进基地三期项目建设,进一步扩大物资储备能力、提升应急技能培训能力,为城市安全再添坚实保障。(记者 傅亦静 通讯员 李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