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我之名,见证虫缘!三个新物种相继以福州昆虫爱好者名字命名
创始人
2025-07-26 09:34:48
0

“我之名,见证虫缘!”这是一段令人振奋的科学佳话。福州的昆虫爱好者们以他们对昆虫世界的热爱与执着,赢得了极高的荣誉。如今,三个新物种相继以他们的名字命名,这不仅是对他们个人的认可,更是对福州昆虫研究领域的重大贡献。这些新物种的发现,如同璀璨星辰,照亮了昆虫学的天空,让我们得以更深入地了解这个神奇的生物世界。它们将永远铭记在昆虫学的历史长河中,也将激励更多的人投身于昆虫研究,共同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最近,在浩瀚的生物图卷上,悄然增添了三位福州人的名字:皓洋桂齐蛛、群阵呵叻蛛、本福肿角天牛。这三个新物种相继被发现,分别以福州“10后”倪皓洋、“70后”吴群阵、“90后”缪本福的名字命名。

25日,记者走近三位昆虫爱好者,聆听他们因热爱而结缘、因执着而探索的动人故事。

皓洋桂齐蛛

林间“偶遇”,少年成就梦想

皓洋桂齐蛛。摘自《蛛形学报》

倪皓洋。

7月,《蛛形学报》公布了一个发现于闽侯的蜘蛛新物种——皓洋桂齐蛛。其名字的主人,正是发现者——15岁的福州第十一中学高一学生倪皓洋。

这位少年“虫痴”早已声名远扬。他对昆虫情有独钟,熟知上千种昆虫,成为知名昆虫科普博主,还被称为“小达尔文”。2022年,他的故事还受到央视《新闻直播间》的关注,当被问及初中时期的小目标时,倪皓洋说,他渴望发现一个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新物种,这既是为生态多样性作贡献,也是想留下属于自己的科学印记。

因为热爱,梦想成真。

时间回到2023年,13岁的倪皓洋和蜘蛛分类领域研究者子冲结伴,前往闽侯山洋村寻找蜣螂。那天,他拿出昆虫采集常用的“振布”铺在树下,小心翼翼地晃动树枝,让栖息在枝叶上的小动物自然掉落其中。就在这看似平常的采集过程中,一只蜘蛛引起他的注意。“它体型比例不太对劲,透着一股‘奇怪’的气质。”回忆当时,倪皓洋仍记忆犹新。正是这份敏锐,让他将这只“怪蜘蛛”带回去研究。

倪皓洋第一时间向子冲请教。经初步观察,经验丰富的子冲判断这只蜘蛛可能是未被记录的新物种。随后,他们深入研究、反复鉴定、严谨撰写论文,并漫长等待,最终证实这是桂齐蛛属的新成员。为纪念倪皓洋的发现,这个新物种被命名为“皓洋桂齐蛛”。

从偶然发现到科学确认,皓洋桂齐蛛的命名之路,印证了自然探索中“留心处处皆学问”的道理。

“非常惊喜,就像做梦一样!”以自己的名字命名一种物种的美梦成真时,倪皓洋有种“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感觉。“原本那次探寻是想找蜣螂新种,没想到主角变成了蜘蛛。”他说,很感谢子冲哥哥的帮助和父母的支持,让那次常规而普通的探寻之旅结出了梦想果实。

群阵呵叻蛛

执着探索,“老顽童”赢得尊敬

群阵呵叻蛛。

吴群阵。

今年5月,《蛛形学报》发布“中国福建呵叻蛛属1种记述”论文,介绍了一种以“群阵”命名的呵叻蛛属全新物种。这个名字,是对福州资深昆虫爱好者吴群阵的致敬。

吴群阵今年54岁,出生于三明的新福州人,被圈内人亲切称为“林间老顽童”的自然探索者。他怀揣对生态的无限热忱与严谨态度,一次次带领探索团队深入丛林腹地,教授大家在细微之处发现生命奇迹。

去年4月,吴群阵带领自然探索团队穿梭在永泰山林。蜘蛛分类领域研究者子冲像往常一样,专注搜寻叶片背面、树干缝隙等隐秘角落。忽然,一只小巧却斑纹独特的蜘蛛映入眼帘:它的体态与常见蜘蛛明显不同。子冲立刻想起吴群阵老师常说的“每一个异常形态,都可能藏着新的答案”,便小心翼翼地带回蜘蛛,第一时间将发现告知团队成员和吴群阵。

在吴群阵带领下,团队展开细致研究。他们翻阅海量文献,比对数以千计的记录,却始终未找到匹配信息。随后,团队邀请蜘蛛分类领域专家加入,共同对这只蜘蛛进行形态观察、内部结构剖析及分子生物学数据分析。经数轮严谨讨论验证,最终确认:这是呵叻蛛属的一个全新物种!

为铭记吴群阵老师多年如一日的引领、对自然探索的执着坚守,也为纪念这次团队协作的结晶,大家一致决定将新物种命名为“群阵呵叻蛛”。

从永泰山林间子冲的偶然发现,到团队在吴群阵带领下的共同研究,再到专家的科学鉴定,群阵呵叻蛛的发现,不仅丰富了蜘蛛家族的“族谱”,也是自然探索团队精神与传承的见证。它的名字里,藏着后辈对前辈的敬重,也激励着无数自然爱好者去揭开更多隐藏在绿水青山间的生命奥秘。

本福肿角天牛

以姓名为礼,“虫友”情谊跨越地域

本福肿角天牛。摘自学术期刊ZooKeys

缪本福。

本福肿角天牛这一新物种的发现虽与福州本土无关,但“本福”二字,却承载着成都与福州跨越地域的深厚情谊——它被发现的地方位于成都,它的名字源于福州两栖爬行动物专家、昆虫爱好者缪本福。

2024年,成都“昆虫新种猎人”何力在野外考察时,发现一种从未被记录过的肿角天牛。经过细致的形态比对与分子分析,最终确定这是全新物种。

在思考如何为这个新物种命名时,何力想到了多年来并肩探索自然的福州小伙缪本福。他联系缪本福,表达了想用对方名字为新物种命名的想法。这份饱含情谊的提议,最终让“本福肿角天牛”成为科学史上的正式记录。相关论文近日发表在国际动物学领域学术期刊ZooK?eys,这也成了两人情谊最特别的见证。

两人的缘分始于2014年。那时,缪本福在四川攀枝花工作,闲暇时喜欢走进山林观察两栖爬行类动物。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微博上看到何力拍摄的蛇照片,相似的野外探索热情让两人结识。初次交流,他们便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很快相约一同走进野外。何力主攻昆虫研究,缪本福在一次次同行中,被昆虫世界的奇妙深深吸引。

“跟着何力出去了几次,我才发现昆虫的世界远比想象的精彩。”缪本福回忆道。从在枝叶间寻找昆虫踪迹,到学习标本制作的精细步骤,再到掌握物种鉴定的核心技巧,在何力的引导下,缪本福逐渐推开了昆虫研究的大门。那段在攀枝花的时光,成了两人共同的“黄金探索期”。他们曾一同发现蝉的新种“何氏黑蝉”,这是首个以何力命名的新物种,也是两人合作的珍贵见证。后来,缪本福来到福州,何力回到成都,但他们从未断了联系。缪本福时常为何力提供研究所需的标本,这份默契的支持一直延续至今。

“何力是我的入门导师,更是多年挚友。”缪本福感慨道,“他让我在野外探索中找到了新的乐趣,如今这个以我名字命名的新物种,是这份情谊最珍贵的注解。”

相关链接

探索自然,福州成果斐然

“三段故事,映照的是三代人对自然的热爱和探索。”福建资深昆虫爱好者、“虫林野趣”工作室负责人刘鹏宇同时认识倪皓洋、缪本福、吴群阵,他说,“对自然的痴迷没有年龄界限,对自然的热爱不分长幼。”

刘鹏宇介绍,近年来,福州地区的自然爱好者探索自然的成果斐然,不断传来发现新物种的好消息。据不完全统计,近5年由福州爱好者参与发现或命名的新物种已达20个以上。每一次命名,不仅是为一个物种标注身份,更是向所有自然热爱者发出的邀请函:这片神奇土地的每一抹绿意都静待慧眼发现,每一个微小生灵的故事都渴望被讲述。

“未知物种的发现,藏在每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中。”刘鹏宇期待更多人加入这场永续的探索与传承,让更多自然的奥秘被悄然揭开!(记者 陈丹 通讯员 卢郭俊淇/文 受访者供图)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 2020年1月19日,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了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在北京组织的出厂评审。目前...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湖北省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 据湖北省纪委监委消息:经湖北省纪委监委审查调查,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员、副主任吴美景丧失理想信念...
《大江大河2》剧组暂停拍摄工作... 搜狐娱乐讯 今天下午,《大江大河2》剧组发布公告,称当前防控疫情是重中之重的任务,为了避免剧组工作人...